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08篇 |
免费 | 138篇 |
国内免费 | 174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74篇 |
丛书文集 | 388篇 |
教育与普及 | 47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18篇 |
现状及发展 | 26篇 |
综合类 | 68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115篇 |
2022年 | 125篇 |
2021年 | 164篇 |
2020年 | 115篇 |
2019年 | 119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97篇 |
2015年 | 196篇 |
2014年 | 408篇 |
2013年 | 394篇 |
2012年 | 499篇 |
2011年 | 484篇 |
2010年 | 492篇 |
2009年 | 511篇 |
2008年 | 642篇 |
2007年 | 580篇 |
2006年 | 391篇 |
2005年 | 361篇 |
2004年 | 299篇 |
2003年 | 316篇 |
2002年 | 227篇 |
2001年 | 237篇 |
2000年 | 193篇 |
1999年 | 157篇 |
1998年 | 117篇 |
1997年 | 89篇 |
1996年 | 85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耶路撒冷博物馆将展出一块有争议的古代石板,上面用墨水写有神秘的希伯来文字并提到大天使加百列。对于这块石板是否预言耶稣之前出现犹太人所期待的救世主弥赛亚,专家们一直存在争议。这块石板被称之为"加百列石板",据说是13年前在约旦发现的,上面写有未知的预言,年代可追溯到第二圣殿时期。2008年,"加百列石板"成为关注焦点,当时一名以色列学者提出理论称石板上的文字将让人们对早期基督教的认识发生革命性变化。他指出这块石板提到了 相似文献
102.
基于河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近年来中国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的主要种类及含量,提出入海河口生境阶梯式生态修复策略,主要包含:河口"上游段—中游段—下游段"纵向阶梯式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河口各段"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横向阶梯式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污染物在河口从上至下各段(上游段—中游段—下游段)各带(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阶梯式消减技术体系;"污染物源头处理—河口污染物生态修复"阶梯式生态修复技术策略。并对这些策略给予理论论证,为构建入海河口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消减陆源污染物经河口进入海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3.
选择环丙沙星(CFC)和铜(Cu)作为目标污染物,设计室内驯化试验,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定量PCR等技术探究CFC和Cu复合污染下河流底质微生物群落与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间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CFC单一污染、Cu单一污染和复合污染试验组中ARGs丰度、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存在显著差异;所有试验组的总ARGs相对丰度呈现随时间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共现网络分析表明, intI 1与3类ARGs和8个菌群相关,是ARGs和微生物群落之间的桥梁;所属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绿弯菌门的细菌最有可能成为水环境中ARGs的潜在宿主。基于偏冗余分析发现,在MGEs、微生物群落和污染物等因素中微生物群落对ARGs丰度变化总解释率最高(49.77%);路径分析表明,CFC和Cu主要通过微生物群落间接地影响ARGs的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104.
采用批式和土壤培养实验考察拉恩氏菌LRP3对Zn的磷酸盐矿物诱导及其在Zn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 并进行X射线衍射、 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谱及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结果表明, 菌株LRP3对Zn2+的最大耐受质量浓度为120 mg/L; 对溶液中Zn2+的去除率为菌体细胞(97.4%)>发酵液(88.2%)>无菌发酵液(81.6%); 菌株LRP3的发酵液可通过生物矿化作用诱导形成结晶良好的立方体状Zn2(OH)PO3矿物晶体; 菌株LRP3的发酵液加入土壤后可快速降低DTPA-Zn的质量比, 培养5 d后DTPA-Zn的质量比平均下降784%, 培养6 d后土壤中Zn的弱酸提取态和可氧化态的质量比分别下降72.5%和562%, 可还原态和残渣态的质量比分别增加85.1%和14.8%. 因此, 菌株LRP3对Zn2+具有较强的抗性和吸附能力, 可通过降解植酸释放磷酸根, 进一步诱导形成碱式磷酸锌矿物晶体, 从而降低土壤中Zn的生物有效性, 可用于Zn污染土壤的绿色可持续修复. 相似文献
105.
为探究磷素对南漪湖近年来水质变化的影响以及定量分析湖泊外源磷污染源结构。于2015—2021年逐月采集南漪湖东湖心、南漪湖西湖心、狮子口3个代表性点位水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和水污染指数法分别分析了总磷(total phosphorus, TP)、溶解氧、高锰酸盐和氨氮的含量水平,对南漪湖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性评价以探究磷素与其他指标对水质污染影响的差异。以2017年为基准年,采用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对南漪湖流域21个乡镇的外源磷负荷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主要污染源。结果表明:3种水质评价方法获得的水质评价结果基本相同,2015—2021年南漪湖水质总体呈现逐渐变好的趋势,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各个指标对南漪湖水质均有一定的影响,但TP是影响南漪湖水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TP判断的水质等级与最终测量的点位水质等级相似;面源污染是主要污染源,其中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污染负荷最大为328.912 1 t/a,其次为建设用地和农村生活污染负荷,占比分别为41.32%和15.32%。研究结果将为南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以为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典型中小湖泊的污染防治提供参考和... 相似文献
106.
南方鲶的三代虫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其中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4(4):468-472
南方鲶(Silurusmeridionalis)的三代虫病病原体是古雪夫三代虫(GyrodactylusgusseviLing,1962).该虫离开南方鲶后,有粘液时,存活率比无粘液时高(32-83)%,存活时间也较无粘液时长(1.5-3.5)h.古雪夫三代虫可通过养带虫鱼的水及与病鱼直接接触传播.该三代虫最先感染南方鲶的部位是上颌须和臀鳍,其次是尾鳍和其它部位.南方鲶急三代虫病的早期症状是上颌须变软、变白和断须,通过这一特点,可进行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7.
吉汉均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2):32-35
针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早期出现的主要病害,分析其特征及成因,提出在施工期间开始预防这些病害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