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3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7篇 |
教育与普及 | 1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4篇 |
综合类 | 3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D-二聚体(DD)的变化规律,观察HIE患儿血管内皮损伤情况,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检测60例HIE患儿(轻、中、重度各20例)血浆中vWF及DD值,并与20例正常新生儿脐带血进行比较。按临床分度标准将HIE患儿分为轻、中、重三组。轻度组DD及vWF平均值分别为:(0.0591±0.0078)mg/L,(50.78±6.06)%,与正常对照组平均值(0.0378±0.0070)mg/L,(33.57±6.15)%比较,DD值无差异(P〉0.05),vWF值有不同(P〈0.01);中度组DD及vWF平均值分别为:(0.1857±0.1183)mg/L,(94.58±5.67)%,与正常对照组平均值比较均增高显著(P〈0.01);重度组DD及vWF平均值分别为:(0.9264±0.0633)mg/L,(228.35±38.2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增高显著(P〈0.01);轻、中、重度三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并且两两间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vWF与DD间具有直线相关性(r=0.960,P〈0.01)。轻度HIE患儿血管内皮已有损伤,但凝血功能尚正常;中、重度HIE患儿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功能异常,反映血液高凝状态,其异常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 相似文献
42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不仅可引起围产期新生儿死亡,而且是新生儿期以后致残的主要原因.单纯对症、支持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儿的脑损害及远期预后,随着临床药理和对HIE的研究,治疗方法有了不同的认识与改进,就近年来对本病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性介绍. 相似文献
423.
42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150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为母体高危因素、胎儿高危因素及分娩高危因素引起。结论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对高危孕妇管理及产前产时监护,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25.
目的 探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方法 对34例HMD患儿早期使用固尔苏,配以综合治疗措拖,并以呼吸机机械通气,观察其在使用固尔苏前和使用后各时段肺功能指标及呼吸机参数的变化以及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用固尔苏治疗后患者血气分析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a/APO及氧合指数(OI)较用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14.71%,并发症发生率:肺炎38.24%、颅内出血23.53%,颅内出血23.53%,无1例肺气漏发生,无1例慢性疾患发生。结论固尔苏能明显提高HMD的疗效,合理掌握用约指征和时机,结合综合治疗措施,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可进一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26.
目的探讨单纯头位胎膜早破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单纯足月妊娠头位胎膜早破412例,随机选取同期足月妊娠头位分娩无胎膜早破者500例与之对照,两组年龄、孕周、产次均无明显差异。结果胎膜早破组难产率29.61%,对照组18.8%,胎膜早破组产褥病率7.28%,对照组1.2%,胎膜早破组新生儿窒息率6.8%,对照组1.4%。结论胎膜早破是头位难产早期的临床表现,对母儿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7.
目的讨论危重新生儿院前转运网络的意义。方法建立以我院新生儿监护中心(NICU)为网络中心,以郴州市及周边地区共41家基层医院为成员单位的区域性危重新生儿院前转运网络系统,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转运,对转运新生儿例数、病种分布、愈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转运1003例新生儿,转运新生儿逐年增加(P〈0.05),转运后放弃63例,死亡70例,死亡率逐年降低(P〈0.05)。300例转运新生儿进行了转运前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其中非危重组68例,无死亡;危重组182例,死亡10例,死亡率5.49%;极危重组50例,死亡8例,死亡率16%。评分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完善的院前转运网络系统,掌握转运指征和及时转运,对保证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治成功率,提高其日后的生存质量优化本地区人口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8.
什么是出生缺陷?出生缺陷也叫先天异常,先天畸形。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婴儿出生前,在妈妈肚子里发育紊乱引起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形态结构异常表现为先天畸形,如无脑儿、脊柱裂、兔唇、四肢异常等;生理功能和代谢缺陷常导致先天性智力低下,聋哑、致盲等异常: 相似文献
429.
本实验旨在研究新生儿粪便样品中乳酸菌对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的促进作用.从健康新生儿粪便中分离出15株乳酸菌.对这些乳酸菌进行耐酸、耐胆盐和细胞黏附能力的实验,分析其定植能力.再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各菌发酵上清液对HT-29细胞中黏蛋白2(mu... 相似文献
430.
目的 评价I-gel喉罩下七氟烷吸入全麻在新生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短小手术的新生儿40例,随机均分为I-gel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每组20例。七氟烷吸入诱导完成后,A组患儿置入I-gel喉罩,B组患儿插入气管导管,成功后行控制呼吸,七氟烷维持麻醉。结果 两组患儿插管(或喉罩)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但A组患儿喉罩置入所需时间显著短于B组患儿的插管所需时间(P<0.05)。T1时A组患儿MAP、HR较B组明显降低(P<0.05);T1~T3时,两组患儿气道峰压、气道密封压、SPO2、PETCO2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两组患儿SpO2、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儿拔除喉罩后哭声嘶哑、呛咳、有血性分泌物发生率明显小于B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反流误吸。结论 I-gel喉罩下七氟烷吸入全麻用于新生儿短小手术,方便快捷,通气效果好,置入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