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9篇 |
教育与普及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4篇 |
综合类 | 23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168-174
采用多试样法测试X65和X80两种管材的R曲线、启裂韧性及撕裂模量,对比分析R曲线参量的塑性铰模型法和η因子法。结果表明:塑性铰模型法和基于载荷-裂纹嘴位移曲线的η因子法的测试结果比较接近,基于载荷-加载线位移曲线的η因子法与前两种方法的差别较大;对于中等强度的X65管材,塑性铰模型法、基于载荷-裂纹嘴位移曲线和载荷-加载线位移曲线的η因子法得到的R曲线较为一致,而对高强度的X80管材,这3种方法得到的R曲线偏差较大,特别是δ-R曲线的分散性较高;基于R曲线的撕裂模量趋于稳定,展现了裂纹的稳态扩展特性。 相似文献
42.
基于刚性转动假设和功等效原理,推导了直通型CT试样的裂纹嘴张开位移和加载线张开位移弹塑性换算公式,并采用Cr2Ni2MoV钢对公式进行试验验证.根据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刚性转动假设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刚性转动中心靠近裂尖位置且受材料本构关系的影响甚微,转动半径R仅与裂纹长度和试样宽度之比a/W有关.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直通型CT试样的COD弹塑性换算公式用于塑性功计算具有更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43.
渗硼层的制备及其在锌液中的耐蚀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提高低碳钢的抗锌蚀能力,采用固态渗硼工艺在低碳钢的表面形成了致密的铁硼化合物保护层.通过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最佳渗硼工艺参数,并对不同工艺条件下所获得的渗硼层的力学性能与耐锌液腐蚀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的抗锌蚀能力的渗硼层. 相似文献
44.
本文实验测试了预应变对20g钢断裂韧性的影响.在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裂纹尖端张开位移与最大应变间的关系及预应变量ε_p对临界断裂应变的影响.同时,在Rice-Tracey空穴扩张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裂纹前方空穴形成的原因及主裂纹扩展的条件,分析了预应变量ε_p对20g钢断裂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提出新的断裂理论模型,描述粒子强化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杨氏模量、粒子尺寸等材料参数与平面应变断裂韧性的关系,揭示粒子尺寸对断裂韧性的影响,并与实验相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验相吻合。 相似文献
46.
47.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我们开辟《盘江人》这个栏目,陆续介绍在黔西南州这块沃土上辛勤耕耘、劳作的儿女。欢迎各界推荐。吕泉女,汉族,1962年4月生,浙江东阳人,中共党员,教授。1983年6月毕 相似文献
48.
用一种新思路设计一种非常规方法制备金属镍和氧化铝金属陶瓷复合材料获得成功。将分别含有氧化镍和氧化铝的先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取均匀和超细的混合粉体,接着将其在1200℃还原氧化镍成金属镍。将还原后的粉末半干压成型后在1460℃进行真空热压烧结,得到Ni/AI2O3复合材料。结果显示这种材料的抗压强度与断裂韧性明显提高,但硬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9.
先进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陶瓷材料是现代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综述了目前先进陶瓷的特点,重要材料的研究、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先进陶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0.
采用激光技术对高速电弧喷涂FeNiCrAl涂层进行重熔处理.分析了重熔前后涂层的组织结构、物相成分、显微硬度与断裂韧性.结果表明:重熔后,喷涂层片层状堆叠结构与孔隙得到消除,组织结构变得均匀、致密,涂层与基体由机械结合变为冶金结合.喷涂层物相主要有α-Fe及金属间化合物AlFe3,AlFe和Al0.4Fe0.6,重熔后,生成了新相Fe-Cr,[Fe, Ni]固溶体和碳化物NiC○x.重熔后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为7.79GPa,约为基体硬度(2.5GPa)的3倍,约为喷涂层硬度(6.0GPa)的1.3倍.载荷为4.9,9.8N时,喷涂层的压痕尖头出现裂纹,涂层平均断裂韧性为1.20MPa·m1/2,载荷为2.94~9.8N时,重熔后涂层的压痕尖头均没有观察到裂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