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4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31篇 |
教育与普及 | 5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6篇 |
综合类 | 49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利用微创手术检查方法对7龄人工养殖施氏鲟的性别和性腺发育时期进行了鉴别,按照性别及卵子的颜色和大小,将施氏鲟分为雄性(M)、雌鱼Ⅱ期、Ⅲ-A期、Ⅲ-B期、Ⅳ-A期和Ⅳ-B期6个组.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6组施氏鲟血清中睾酮(T)和雌二醇(E2)的含量.同时利用PIT标记亲鱼,跟踪检测T和E2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施氏鲟血清T含量雌雄差异明显,M组与雌鱼各发育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M组E2含量除与雌鱼Ⅱ期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与其他时期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雌鱼血清中T含量Ⅱ期、Ⅲ-A期、Ⅲ-B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Ⅳ-A、Ⅳ-B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Ⅳ-A与Ⅳ-B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IT标记亲鱼显示,随着雌鱼性腺的发育,T和E2含量均逐渐上升,产卵前达到最高.根据血清中T和E2含量,建立了施氏鲟性别判别和雌鱼性腺发育时期的判别函数,对性别和性腺发育时期的判别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92.
红松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外植体选择及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和适宜外植体类型的筛选,解决红松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中存在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低、生长状态差、褐化率较高等问题,为建立红松成熟胚体胚发生体系奠定基础。【方法】用5种培养基类型、3种蔗糖浓度和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选择8种来源于成熟种子不同部位的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条件和适宜外植体类型进行优化和筛选。【结果】① 在5种培养基中,DCR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于其他培养基、生长状态好于其他培养基; ② 添加在DCR中的3种蔗糖浓度中,35 g/L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92.01%)、褐化率最低(17.01%); ③ DCR添加35 g/L蔗糖情况下,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中NAA 2.0 mg/L + 6-BA 1.5 mg/L组合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褐化率最低、生长状态最佳; ④ 在选出的优化培养条件下,8种来源外植体中,从裸胚上切离的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褐化率低,且增殖能力强,具备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态解剖特征。【结论】红松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的优化培养条件为DCR +蔗糖35 g/L + NAA 2.0 mg/L+ 6-BA 1.5 mg/L,适宜外植体裸胚上切离的下胚轴。 相似文献
93.
采用0.5%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对云南树鼩的肝脏、胃、小肠、胰腺、睾丸和卵巢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在6种不同组中,乳酸脱氢酶均呈现为5种不同分子形式的同工酶.其LDH_4至LDH_1同工酶随电泳迁移率的增大依次趋于阳极端,LDH_5同工酶则趋于阴极端.按分光光度比色定量法对各同工酶组分进行洗脱定量,分别测得6种组织中5种同工酶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酶谱分析,提示在6种不同组织中由于A、B两种基因表达活性的差异,其酶谱特征也各不相同.文中对树鼩6种组织的LDH同工酶的H和M亚基百分率及H/M亚基比率进行了统计分析,提示这与各类组织的生物学功能及代谢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94.
95.
采用Merrifield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GhRH,即PGlu.His.Try.Ser.Tyr.Gly.Leu.Agr.Pro.Gly.NH2以及类似物[D-Ala^6][去Gly.NH2^10]GhRH乙基酰胺,即PGlu.His.Try.Ser.Tyr,D-Ala.Leu.Arg.Pro.NH-C2H5和[Arg^2]GhRH,即PGlu,Arg,Try.Ser.Tyr.Gly.Leu.Arg.Pro.Gly.NH2并得到纯品。 相似文献
96.
养殖俄罗斯鲟性腺发育及人工繁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繁殖季节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切片对池塘养殖7龄的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性腺发育进行分析,发现雌性个体间性腺发育差异较大(n=500)。其中73%卵巢中可以看到白色卵粒,卵径小于1.0mm;有16%卵巢达到Ⅲ期,卵粒已经着色;有9%卵巢发育到IV期早期,卵径平均为2.6±0.2 mm;还有2%卵巢中肉眼看不到卵粒,组织学观察属于I期卵巢。雄性俄罗斯鲟全部达到性成熟,有部分成熟好的可以挤出精液。激素催产2尾八龄和6尾九龄的雌性俄罗斯鲟,其中7尾催产成功;剖腹手术收集游离卵7.2 kg,催产后的雄鱼全部排精。 相似文献
97.
为筛选异黑成熟颗粒中甘草、地锦草、铁线蕨和香青兰最佳的醇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以甘草酸含量和醇浸出物量为指标,对影响提取效果的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B、乙醇用量C和提取次数D进行考查,确定提取次数为2次,选择乙醇浓度为55%、65%、75%,乙醇用量为10、12、14倍量,提取时间为1.0、1.5、2.0h。进一步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甘草、地锦草、铁线蕨和香青兰醇提取条件,对实验各关键因素变化范围内均衡抽样,使每次试验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而提取时间、乙醇用量对提取效果无显著性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3。鉴于乙醇用量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无显著性影响,为降低成本、节省工时,将B2改为B1,将C3改为C1,由此得提取工艺为A2B1C1。确定药材醇提取条件:65%乙醇10倍量,提取2次,每次1h。由此,经过正交试验法优选的提取工艺设计合理,结果稳定可行,符合大工业生产要求。上述实验结果可为异黑成熟颗粒制备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8.
性类固醇激素诱导雌性日本鳗鲡性腺发育过程中钙和脂肪的动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7次埋植雄烯二酮(ADSD)或甲基睾酮(MT)后雌鳗的性腺成熟系数(GSI)显著升高,分别达到(24.94±7.24)%和(18.67±7.56)%,其肝体系数(HSI)也显著高于对照组;雌鳗卵巢中钙和脂肪含量明显提高,水分含量显著降低,灰分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肝脏中钙和脂肪含量也明显提高,水分和灰分含量明显降低;红肌和白肌中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则明显降低,水分和钙含量无明显变化;骨骼中钙含量明显降低,水分含量显著增加,脂肪和灰分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表明ADSD和MT促进了钙从骨骼中和脂肪从肌肉组织中的动员,从而为雌性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的卵巢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测维吾尔医经典方剂异常胆液质成熟剂(Munziq Sapra)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作用。方法用盐酸普萘洛尔建立小鼠耳部皮肤银屑病样模型,观察异常胆液质成熟剂对小鼠模型体质量、脾脏和胸腺指数、以及该模型病理状态影响;同时,ELISA法检查各组小鼠血清IL-10、IL-17、IL-23水平。结果异常胆液质成熟剂(2、4、8 g/kg剂量)对实验小鼠一般状况、体质量变化无明显影响(P0.05);4 g/kg剂量能降低小鼠胸腺指数(P0.05);2、4、8 g/kg各剂量组对小鼠血清IL-10、IL-17、IL-23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促进小鼠鼠尾表皮颗粒层细胞的形成、改善盐酸普萘洛尔致小鼠耳部皮肤银屑病样组织病理变化。结论异常胆液质成熟剂对实验性银屑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选择理想的符合临床实际的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大鼠模型,为后续的实验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方法 将75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N),模型10组(M10),模型20组(M20),模型40组(M40)和模型100组(M100),每组各15只。各模型组分别于动情期后一日的下午5:00给予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单位、20单位、40单位和100单位,并于48 h后,再分别给予腹腔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单位、20单位、40单位和100单位,注射完后立即合笼,以次日行阴道涂片见大量精子记为怀孕1 d。在第8天,行剖宫探查,记录大鼠的妊娠情况和着床的胚泡数。另取25只大鼠,按上述方法随机分对照组和不同剂量干预组,每组5只,各组大鼠在妊娠第5天取材,处理后观察子宫内膜胞饮突和LIF蛋白的表达。结果 各组大鼠交配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N组相比,M10组大鼠怀孕率无明显降低(P>0.05),M20、M40和M100组大鼠怀孕率明显降低(P<0.01);和N组相比,M10组大鼠胚泡着床位数无明显增加(P>0.05),M20、M40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