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6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4篇
教育与普及   18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19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窗口条件对共生纹理在磨玻璃影自动识别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肺部高分辨率CT(HRCT)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常用的宽窄两种肺部CT窗口对共生纹理参数在磨玻璃影(GGO)自动识别中的影响.通过改变共生矩阵生成参数和窗口设置形成不同的初始特征集,用逐步判别法分别从中选出判别能力较强的若干特征,再由这些特征变量设计线性分类器,并用回代法和刀切法评估各分类器的性能.经比较发现,如果初始特征集只包含常用的6种共生纹理特征时,在窄窗条件下设计出的分类器对GGO的识别效果要优于宽窗条件下的;如果增加初始特征集维数,使其包含所有14个共生纹理参数时,窗口条件对分类器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42.
使用低介电常数基板和高电导率、高抗电迁移的金属Cu进行布线,可以提高高密度电子封装的传输速度和可靠性。采用乙酰丙酮铜作为前驱体,在常压下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对玻璃陶瓷基板进行Cu薄膜金属化。利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前驱体、Cu薄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表明:影响Cu导体的电阻的主要因素是沉积温度。在温度为290~310℃,N2气流量为200~350mL/min和H2气流量为450~600mL/min的条件下,获得了致密的Cu薄膜,Cu导体方块电阻为25mΩ。  相似文献   
43.
在连续损伤、等效应力和热力学的基础上 ,建立了广义的微孔损伤理论模型 ,并用于微孔长大和聚集的分析 理论分析表明 :微孔体积分数与等效应变成指数关系 ,三向应力对微孔的长大和聚集有很大的影响 笔者建立实验的模型和理论相比较 ,可以得到 :随着S值的降低 ,模型由理论模型逐渐转化为实验模型 ,S反映空洞间的相互作用 ,当S <0 .6 5时 ,随着二相粒子体积分数的增加 ,S值增加  相似文献   
44.
采用传统熔体冷却方法,研究以TiO2为成核剂、以Li2O Al2O3 SiO2为基础组成的玻璃的制备工艺;根据差热分析(DTA)的结果确定玻璃的核化与晶化温度,然后针对基础玻璃组成,采用二步热处理方法获得透明的微晶玻璃;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晶化试样的物相和显微结构进行研究;用热膨胀仪测定玻璃在热处理前、后的热膨胀系数;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该微晶玻璃的电阻率.研究结果表明: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Al2O3·TiO2微晶体,次晶相为ZnSiO3;微晶玻璃与硅片有相近的热膨胀系数,约为32.5×10-7/℃;微晶玻璃晶化后的电阻率较低,为6.8×1010Ω·cm.  相似文献   
45.
微孔晶体合成反应数据库的数据挖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据挖掘中的查询和决策树技术对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的微孔晶体合成反应数据库进行了数据挖掘研究,针对微孔磷酸铝和硅铝酸盐两类合成反应体系,通过数据挖掘找出模板剂的参数特征,预测出适用于合成十二元环和十元环微孔磷酸铝和硅铝酸盐的分子筛一系列新的有机胺模板剂,采用分子力学方法计算了预测的有机胺模板剂与分子筛骨架的作用能,根据计算结果,最后确定有望成为合成这些特定结构分子筛的新模板剂,针对十二元环磷酸铝AlPO4-5的合成,根据数据挖掘的结果,安排了合成实验,结果采用预测的二乙醇胺作新的模板剂首次合成出了很好的AlPO4-5晶体,为定向合成研究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6.
晶化时间对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测试不同晶化时间条件下热处理后微晶玻璃收缩率、体密度的变化 ,研究晶化时间对微晶玻璃热处理时表观性能的影响 .采用X射线衍射、环境扫描电镜对不同晶化时间下微晶玻璃中晶相和晶相显微形貌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 .  相似文献   
47.
在磷硅酸盐玻璃中八面体配位的硅:K边X射线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迪恩  彭明生 《科学通报》1997,42(22):2405-2408
<正>众所周知,在高压条件下,硅酸盐矿物和玻璃中的硅可以形成八面体配位,但在通常的低压硅酸盐玻璃中,硅为四面体配位,因为玻璃中硅的八面体配位会迫使形成周期性结构,破坏玻璃的非晶态。目前几乎没有文献报道在低压硅酸盐玻璃中存在八面体配位的硅。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对于含磷的硅酸盐玻璃和熔体有很大兴趣,因为一方面含磷的硅酸盐玻璃是很有前景的光导纤维材料,另一方面,在地球化学上P_2O_5加入到岩浆体系中,会导致液相不混溶,降低岩浆的液相线温度和粘度,影响元素在固相-液相和液相-液相之间的分配,尽管有报道证明在钠的磷硅酸盐玻璃中存在八面体配位的硅,但此结果仍有一定的争议。本文采用同步辐射的硅K边X射线吸收光谱研究了硅在SiO2-P2O5和Na2O-SiO2-P2O5体系的磷硅酸盐玻璃中的结构与配位,以及硅的配位几何随玻璃中P2O5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48.
应用Raman光谱方法研究玻璃炭纳米晶体的键距畸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键距(或晶格)畸变与晶粒尺寸、晶界结构一样都是纳米晶体结构研究的重要方面.有关晶格畸变对纳米晶体性能的影响已有较多研究工作发表,但关于纳米晶体的键距(或晶格)畸变特征则未见专门报道.本文从Fitzer炭键键距公式出发,建立一种键距畸变的Raman光谱分析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玻璃炭纳米晶体sp~2杂化键的最可几键距b_g、平均键距(?)_g、键距畸变△b_g以及键距膨胀率α等参量.指出,畸变可能主要存在于晶粒边界附近形成畸变键距过渡层,并对过渡层中的键距膨胀现象从电子结构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1 实验过程通过控制炭化温度制备具有不同晶粒尺寸的玻璃炭试样.试样的X射线分析在D/max-rA衍射仪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800℃至2300℃炭化得到的玻璃炭均具有乱层石墨微晶结构.试样晶粒尺寸(六元环炭原子面大小)L_a的X射线测试结果列于表1,L_a的测量误差为0.04nm.Raman光谱分析在Spex-1403型谱仪上完成.Ar~+激光器的波长为488nm、功率为500mW.试样环境为室温大气环境.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由于玻璃炭Raman谱中G线与D线略有重叠,故图中的G线谱形已经过计算机分峰处理.  相似文献   
49.
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和可育植株再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君晖  郑泳  严庆丰   《科学通报》1996,41(22):2081-2084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Cryopreservation by vitrification)是1980年代兴起的一种冷冻保存新技术,它的基本过程是将生物样品用一定配方的玻璃化法保护剂处理后快速投入液氮贮存。描述离体培养物或再生小苗高度含水化时也用“玻璃化”一词,但本文中的“玻璃化”是指一个生物物理学过程——细胞和溶液在快速降温时进入一种均一的无定形态,细胞里的水不转变成冰,而呈超冷液体状态,一种对细胞冷冻损伤最小的状态。为了使细胞呈玻璃化,首先要  相似文献   
50.
探讨了微机显微图象分析仪在测定超高燃速推进剂微孔结构方面的应用,并对推进剂固体粉末组分平均粒径及其分布进行了测定,还初步探索了测定推进剂制成品的断面结构状况,以判断工艺混合均匀性的可能。实际应用表明微机显微图象分析系统可以在推进剂的研究领域发挥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