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9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Cu2+、Zn2+对舟形无齿蚌成熟钩介幼虫的毒害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不同浓度的Cu^2 、Zn^2 对舟形无齿蚌成熟钩介幼虫的毒害实验.结果表明:Cu^2 在24h、48h、72h、96h时对钩介幼虫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51.4μg/L、113.8μg/L、45.5μg/L、19.7μg/L;Zn^2 在24h、48h、72h、96h时对钩介幼虫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296.7μg/L、2612.3μg/L、171.1μg/L、15.9μg/L.在同一时间内浓度越高,钩介幼虫死亡率越大.在同一浓度下随时间延长,钩介幼虫死亡率增大.而半致死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却减小。  相似文献   
72.
彭长根 《江西科学》1995,13(3):154-160
1991-1992年,在江西大岗山长埠林场的晚松「Pinus rigida Mill.bar setotina(Michx。)Lond.ex Hoopes」人工纯中,设立了6块标准地,对思茅松毛虫越冬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思茅松毛虫越冬幼虫和蛹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73.
在吕梁山区,瓢虫双脊姬小蜂是马铃薯瓢虫的重要天敌。这种寄生蜂是幼虫一蛹寄生,出自其寄主的干尸蛹体,并有下列特性: 1、广泛分布于遭到马铃薯瓢虫危害的马铃薯田间; 2、最高及最低寄生率分别为72.34%及6.7%,平均约50%; 3、每头寄主的出蜂量,最多及最少,分别为35及6头,平均15.58头; 4、雌雄性比约为2:1—3:1。5、在田间持续寄生,与马铃薯的生长期吻合,并且在吕梁山区至今还没有发现重寄生。  相似文献   
74.
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研究了豇豆荚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幼虫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长沙地区豇豆荚螟一年发生6-7代,幼虫共5龄.1-5龄幼虫头壳宽度分别为0.197±0.001 mm、0.325±0.009 mm、0.536±0.003 mm、0.889±0.006 mm、1.471±0.004 mm,相邻头壳宽度比值约为1.64.在18℃时,1-5龄幼虫的历期分别是3.1±0.81 d、3.0±0.8 d、2.5±0.6 d、3.7±0.9 d和5.7±1.5 d;在32℃时,1-5龄幼虫的历期分别为1.7±0.7 d、1.1±0.3 d、1.2±0.5 d、1.2±0.5 d、1.3±0.6 d.幼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是9.857℃;有效积温为187.2℃,幼虫在花、荚上的危害盛期为5月22日-6月11日、8月19日-9月8日.  相似文献   
75.
本文研究报告了不同海水比重对微黄镰玉螺Lunaticagilva胚胎发育、浮游幼虫生存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胚胎发育的适宜比重范围为1.012-1.027,浮游幼虫存活范围:1.012-1.021;在海水比重为1.018的海水中,浮游幼虫的日增长量最大,达7.24μ,生长的适宜比重1.012-1.021。本文就单因子试验对试验结果作了分析讨论,就海水比重对不同种类的海洋贝类的影响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6.
有机物对沙癙幼虫麻醉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量子化学HF/6-31G**从头算法得到了20种有机化合物的优势构象,在此基础上结合分子图形学技术,获得相应优化构象的电子结构参数和几何结构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与有机物对沙蜗幼虫的麻醉活性参数相关联.结果表明:有机物对沙蠋幼虫的麻醉活性与分子连接性拓扑指数(^1X^n)、氢原子所带的最高正电荷(QH)和最负原子的静电荷(Q^-)相关性较好,成功地建立了20种有机物对沙蠋幼虫麻醉活性的构效关系式,找出了影响有机物对沙蠋幼虫麻醉活性的主要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77.
为了提高生防生产中七星瓢虫的存活率与利用率,达到更好的生物防治效果,以实验室自繁的七星瓢虫为研究对象,采用每日蚜虫单次饲喂和两次饲喂(间隔7小时)两种模式,对七星瓢虫的种内捕食行为进行研究.在单次饲喂试验中,七星瓢虫在二龄与三龄期未发生种内捕食现象,但在四龄期发生了种内捕食行为,其捕食发生率为38.8%,其原因为单次饲...  相似文献   
78.
采用混料比率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寻找家蝇幼虫剩余饲料的利用途径,得出了影响家蝇幼虫生物量、百头重、存活率的二次回归模型及影响因子,根据回归模型,进行了主效应分析,通过优化分析,初步筛选出了剩余饲料的合理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79.
棉铃虫是棉花的一种常发性害虫,但一直为害较轻,在棉花“三虫”的防治上处于弱势地位。2002年石总场仅有两块棉田棉铃虫发生较重,占棉花总面积的0.2%;2004年棉铃虫发生达8.5万亩,平均减产6.8%,最高百株幼虫量为50头,减产幅度达20 ̄30%。2005年垦区加大了对棉铃虫的系统调查和棉  相似文献   
80.
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亚洲型舞毒蛾幼虫的毒性与拒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亚洲型舞毒蛾的最佳植物源杀虫剂,采用5%鱼藤酮、1%虫菊·苦参碱、5%桉油精、0.6%氧苦·内酯4种植物源杀虫剂,比较它们对舞毒蛾3龄幼虫胃毒和触杀处理后的毒性与拒食作用.结果表明:这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舞毒蛾3龄幼虫均具有胃毒和触杀两种作用,其急性毒性总体表现为触杀处理大于胃毒处理,而在各自相对最高的浓度条件下,以0.6%氧苦·内酯的胃毒急性毒性为最大、5%桉油精次之;由于胃毒组的LC50均小于触杀组,因而胃毒处理的毒力更高;此外,0.6%氧苦·内酯和5%桉油精的胃毒和触杀毒力均远远高于其他两种药剂,并以前者为最高.对测定前后的饲料量进行比较后发现,4种药剂对舞毒蛾3龄幼虫均具有很好的拒食作用,尤其以5%桉油精5 000倍液处理的拒食率高达99.31%.因此,0.6%氧苦·内酯和5%桉油精可作为防治亚洲型舞毒蛾的首选植物源杀虫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