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5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396篇
系统科学   241篇
丛书文集   258篇
教育与普及   2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2篇
现状及发展   86篇
综合类   8229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510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61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Stream cryptosystems, which implement encryption by selecting parts of the block data and header information of the compressed video stream, achieve good real-time encryption with high flexibility. Chaotic random number generator-based approaches, for example, logistics maps, are comparatively promising approachs, but are vulnerable to attacks by nonlinear dynamic forecasting. A composite chaotic cryptography scheme was developed to encrypt the compressed video with the logistics map with a Z(2^31-1) field linear congruential algorithm to strengthen the security of the mono-chaotic cryptography. The scheme maintained real-time performance and flexibility of the chaotic sequence cryptography. The scheme also integrated asymmetrical public-key cryptography and encryption and identity authentification of control parameters at the initialization phase. Encryption is performed in a layered scheme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data in a compressed video stream. The composite chaotic cryptography scheme has the advantage that the value and updating frequency of the control parameters can be changed online to satisfy the network requirements and the processor capability, as well as the security requirements. Crypt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cheme guarantees robust security, provides good real-time performance, and has flexible implementation. Statistical evaluations and tests verify that the scheme is effective.  相似文献   
212.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导出了撞击流浓缩器浓缩溶液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计算结果得到了浓缩器内气、液温度和速度及液滴浓度和累积蒸发量沿轴向位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13.
用数值方法分析了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片式换热板芯单个圆管单元区域内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计算结构针对某实际换热器结构,S1=20 mm,S2=15.5 mm,tp=2.5 mm,涡产生器攻角为45.°计算时选取雷诺数范围为500~20 000,选取R e=1 000和10 000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涡产生器产生的纵向涡旋增强了圆管尾流区流体的掺混和能量交换,并带动尾流区流体及时向下游流动.与平片翅片结构比较,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片式换热板芯尾流区流体与壁面温差增大,有利于增强换热.  相似文献   
214.
对广义半流Gλ0的扰动Gλ,研究了其吸引子的上半连续性,得到了相关理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15.
深入分析液体在调节阀中的各种流动状态及其闪蒸和气蚀现象产生的条件后,针对电子膨胀阀内制冷剂流动状况,进行了制冷剂流态判定,揭示了节流过程中电子膨胀阀内制冷剂流动特性和阻塞流影响.结合制冷系统的实际运行工况对电子膨胀阀流量特性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电子膨胀阀容量与制冷系统容量选型不完全匹配时,电子膨胀阀具有非线性的流量特性.分析探讨了阻塞流对电子膨胀阀优化控制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16.
存储特定流数据的通用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仔细研究存储流数据的各种应用的共同特征,提出了一种数据流存储模型.在数据流存储模型基础上,采用先进的基于组件的开发方法,实现了一个存储流数据的通用框架,通用框架采用本体技术来解决语义互操作性.测试结果表明,通用框架可以调用一组用户提供的过滤算法,筛选出指定数据流中符合条件的信息,将它们成批存储到数据库中.用户可以通过定制和配置参数的方法,在各种不同的应用环境中重用该通用框架.  相似文献   
217.
采用贴体坐标下的有限差分法计算了离心泵叶轮回转S1流面流动,并用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发现了流层厚度对流动数值计算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18.
水平井钻井、砾石充填及冲砂等作业都涉及到固液两相流动的固体颗粒起动问题。液流作用下颗粒的起动与其在床面上的沉没位置有关,沉没位置的随机性导致颗粒起动的随机性。引入颗粒无因次沉没度随机变量,将其概率密度视为均匀分布,考虑颗粒重力、水流推力、上举力、水柱静压力和粒间粘结力以及各力臂与沉没度的关系,通过力矩平衡分析,建立了考虑颗粒起动随机性的临界流速公式。结合无因次沉没度的概率分布函数,在临界流速与颗粒起动标准之间建立了定量关系,为一定颗粒起动标准下的临界流速计算提供了实用公式。用得出的公式进行了实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0.001~10mm粒径范围内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19.
针对多层非均质油藏地层之间压力不平衡的特点,建立了多分支井半解析产能预测模型,分析了双分支井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分支之间存在干扰,分支夹角越小产能损失越大;两个分支所在地层的条件差别越大,产能高的分支越不易发挥最大潜力,从而影响总产量;井筒中摩擦压降和汇合点处的压力损失对分支井的产能的影响不大。因此,在设计双分支井时,应尽量增大分支之间的夹角,分支汇合点尽量远离油层;分支井的井底流压不大于任何一个分支处的地层压力;两个分支应尽量选取生产压差接近的油层,这样就可以使两个分支都能发挥产能潜力。  相似文献   
220.
外秦淮河武定门闸上游偏流淤积成因及流态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京市外秦淮河武定门闸上游偏流易淤问题,建立物理模型试验,结合实测资料和理论分析,对闸上游河道淤积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增建导流墙对闸前河道流态改善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受闸上游弯道影响形成偏流,闸前河道两侧产生左大右小两个明显回流区,导致左侧河床较右侧淤积明显;水闸常年运行,大部分时间闸前河道水流动力较弱,易形成缓流淤积。通过闸前设置导流墙,可以改变闸前河道流态,使左右两侧回流区范围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