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5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与传统城市化不同,新型城市化是"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互相协调,坚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质化,以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获得财富和分享财富的机会平等为标志,逐步达到减缓和解消城乡二元结构达到社会和谐的城市化之路"。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系统分析中国新型城市化对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与意义,提出了未来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设计的7大原则,建议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环渤海3大组团式城市群、9大城市带、50余个城市中心作为中国新型城市化的最佳载体,在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消除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公平的内涵中,成为获取新一轮"发展红利"的高端平台。  相似文献   
102.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并把四川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试验区,这是改革30年后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新定位。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对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应放在比较和历史的视野中进行,深入分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历史原因以及城乡统筹中亟待筹划的核心问题,以便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3.
日前,新高电子材料(中山)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成为中山市2009年度组建的第一批市级工程技术中心。  相似文献   
104.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得以完整论述,我国在这方面的探讨也比较充分。笔者试图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内涵分析入手,借鉴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重点讨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机制和条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条件下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以2834名农民工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农民工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在看到农民工为现代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必须重视他们面临的较为突出的就业问题。本文在全国大规模的调查和个案访谈基础上,对民工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促进农民工就业,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6.
论三峡重庆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三峡重庆和谐发展,重在建设。和谐重庆建构,必须城乡统筹发展,其核心、其精髓在于"统筹"、而"统筹"的实质又在于运用系统论的原理把握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三峡库区特殊区情决定了构建和谐库区的特别重要性,能否实现库区和谐稳定,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共建共享和谐重庆,使三峡重庆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07.
渔民生存保障条件的恶化促使政府应尽快建立并推行渔民需要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但在现阶段,渔民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既不可能与当地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接轨,也不可能依赖当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因此,这一制度的构建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政府、集体和个人合理负担为原则,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同时明确实施的范围和对象,明确渔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待遇,并做好与其他社会养老保险的衔接。  相似文献   
108.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和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它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发展战略,不仅能促进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城市更新、韧性城市建设和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是2021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滨水空间作为城乡"三生"协同发展的重要空间要素,对城乡建设的品质、环境、生态价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滨水空间的城市空间、景观建设、水生态修复与"双碳"目标紧密相关互相促进.回顾了2021年滨水空间生态修复研究、规划建设、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10.
沈钢 《今日科技》2007,(8):33-33
到目前为止,余杭区经认定的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有53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3家,市级16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3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4家;市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