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82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4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5 毫秒
71.
本文从砌碹支护技术、棚式支架技术、锚杆支护技术、锚喷支护技术、锚索支护技术、注浆加固技术、联合支护、应力控制技术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工程实践应用中煤矿巷道支护技术。  相似文献   
72.
谭晓东  刘新 《太原科技》2009,186(7):82-84
对立体仓储中的关键设备堆垛机的自动控制方式、主要任务等做了阐述;对位置检测、速度控制、定位方法、安全防护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3.
笔者以刘桥一矿II468风巷巷道为例,对下伏工作面开采对上方巷道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一定的对措。  相似文献   
74.
主要阐述了SDJ-150型皮带运输机在大倾角巷道的应用。  相似文献   
75.
对于围岩条件恶劣的巷道,单一锚杆支护已不能取得很好的支护效果.尤其是在软岩煤层巷道中,其流变性突出,支护效果不易保持,往往在较短时间内又出现图岩变形量过大的现象.应用锚梁网索联合支护,有效控制巷道破坏变形,解决复杂条件下巷道支护问题.论文通过对童亭矿7煤层复杂条件下采用锚梁网索联合支护技术控制图岩变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安全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6.
随开采深度向深部发展,任楼煤矿巷道变形严重,稳定性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生产和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采用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对任楼煤矿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实测结果表明,任楼煤矿地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导,且水平应力大于铅直应力,并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每个测点的应力状态与其所处的构造部位、岩体结构及岩性分布等有关.研究成果对矿井深部巷道支护及矿井灾害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建立隧道施工控制网通常采用三角测量法和精密导线法,但这些常规方法受到通视条件、图形条件及地形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基于GPS技术建立的隧道测量控制网具有精度高、布网方便等优点。本论述以三棵树隧道为例,阐述GPS在长大隧道控制测量中的实际应用,以期对该行业工作者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8.
应用于煤矿井下全岩巷道的掘进设备品种日益增多,掘进技术也越来越多样化,向着更加人性化、高效率化、高安全性的方向发展,本文简要的介绍了目前全岩巷道掘进技术的现状及侧卸式装岩机在岩巷道掘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9.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延伸及采动影响,巷道底鼓严重,顶板和两帮来压明显,巷道修护频繁,制约了矿井正常生产。四川威远集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延伸及采动影响,巷道底鼓严重团叙永煤矿通过对S21绞车道上山巷道破坏原因的分析,采取了一些新的支护方式和新的支护工艺,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0.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首先表现在应秉承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以人为本和彰显民族特色的价值理念,要使得这些理念得以制度化就必须实施依法治校的方略;依法治校的实质内涵与灵魂是奉行法的统治,坚持一种制度化、规范化与程序化的大学治理方式;依法治校与现代大学制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