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具有较为悠久的办学历史,地质学科是我校历史上最早设置的专业学科之一。学院下设基础地质系、矿产地质系、水文与环境系、地球物理系4个教学系和1个实验中心。设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硕士点5个、本科专业5个:学院有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学科1个、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1个,在地质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授予权。山东省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靠本院。  相似文献   
22.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江苏省高校中最早设置材料学相关本科专业和最具早有硕士点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学院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冶金工程2个一级学科,拥有1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硕士点、2个工程硕士领域和6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省级工程实验示范中心。  相似文献   
23.
随着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招生复试工作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本文对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有助于使招生单位的复试工作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24.
建立研究生奖助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以江苏理工学院“1234全方位立体化”奖助体系为例,探索地方普通高校工程硕士奖助体系的构建思路,关键在于统一领导、细化指标、丰富形式、拓宽渠道,实现高效率运作、多层次开展、广覆盖实施的目标,为专业硕士教育与培养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正>国家需要是他科研的主题张存浩1928年生于天津,1947年获得中央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48年赴美国,先入爱荷华大学、后转入密歇根大学留学。按照他本人和家人共同的计划,他本应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然而,就在1950年,他刚刚获得化学工程硕士学位的时候,朝鲜战争打响了。面对紧张的中美关系,张存浩不得不重新权衡自己的留学  相似文献   
26.
归纳了东北大学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经验,并介绍了在招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基地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7.
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领域硕士培养方案中存在着目标空泛、课程缺乏应用性和实践性、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等同题,导致了师生交流少、学生论文水平低.应该从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特点和学科特点出发对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实施由知识、技能、应用三个层次和通识通能、专识专能、实际研究三阶段组成的培养模式,基于这种模式来制定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8.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高等工程教育的内容、学习年限和通识化程度三条主线研究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提出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三大趋势:向工程实践回归的趋势、提高通识化程度的趋势以及将5或6年工程硕士学位作为第一专业学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9.
<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是在社会发展理念更新,STS研究不断深入以及工程硕士<自然辩证法>课程长期缺少合适教材这一背景下编写的.新教材以科学、技术和工程为经线,以科学技术工程与历史发展、与自然、与创新、与方法、与社会规范和与社会互动等专题为纬线,形成了经纬交织的立体框架,既保留了传统<自然辩证法>教材的合理内容和结构,又体现了工程硕士教材的特色.教材突出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理念,增加了工程伦理、工程师社会责任等内容,彰显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时代精神和工程特色.  相似文献   
30.
正中科院院士,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在加里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地理学硕士、博士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现任中科院遥感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名誉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主持过多项攀登、863、重点基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