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9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大学语文教学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贯彻提高大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同时,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基于对现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我们可以从基础汉语素质的养成、审美功用的发挥、传承民族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一条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大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2.
社会工程学的理念基础是现代性与科学。本文在反思现代性和反思科学的基础上,借助于布洛维关于社会学知识分工的系统主义立场,将社会工程学的知识体系区分为工具性社会工程学和反思性社会工程学。文章认为,当前的社会工程学更多地关注工具性知识,而社会工程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反思性知识的介入。两种社会工程学知识在相互依赖和共存之中建构完整的社会工程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83.
在职业院校生源素质滑坡的情况下语文教育观念要转变,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把学习和生活相结合,实行开放式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84.
关于学业求助研究的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察中外学者关于学业求助的内涵、特征、类型的研究,会发现有关学业求助的研究主要是考察成就目标、自尊心或能力知觉、求助态度、性别和成绩与学生的学业求助行为的关系,因此未来的学业求助研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学业求助的文化因素;(2)加强对青少年的研究;(3)进一步扩展对成就目标与学业求助关系的研究;(4)重视对学业求助的干预研究;(5)重视学业求助的发展研究;(6)4重视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85.
晶体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科研、工程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许多数学方法,但不易找到适宜的介绍这些方法的数学参考书。本书作者积其30多年从事晶体学研究和教学的经验体会撰写的这本书,是一本针对性很强的实用的数学工具性专著,  相似文献   
86.
虞晶 《科技信息》2011,(2):187-188
语言学习的成功与语言学习的动机紧密相关。戴炜栋和何兆熊教授认为动机理论可以主要分为四种:工具性动机、整合性动机、结果性动机和内在动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外语教师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对学生的外语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87.
商品经济遵行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日益兴起的礼品经济遵循互惠的原则。本文试图根据农村社区中盛行的礼品流动的形式来探讨不同的流动形式所蕴含的不同的社会意义,以及它们在农村社区中所发挥的不同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及理论界对行政程序重视有加,行政程序法也即将出台.由于行政程序不当然就是正当行政程序,所以在重视行政程序的同时必须探究她的正当性,探究她的正当性价值,只有正当的行政程序才是人们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我们对正当行政程序的工具性和其自身的独立价值加以分析,探明了正当行政程序的价值,为正当行政程序的构建及其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我国即将出台的行政程序法提供精神统领.  相似文献   
89.
西方逻辑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其发展的轨迹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区间上从未间断过,自始就走上了形式化、公理化的道路,并以工具性为其价值主题。从文化的视角进行探析,这一切均源于之古希腊的西方崇 尚求知的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90.
朱娜 《科技信息》2008,(35):347-347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语文教学做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母语教学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传统的教学由于更强调于应试的机械性.致使学生学无所用,盲目而错误地理解了语文学习,认为语文仅是一门碰运气的学科,单纯从死记硬背人手,学得累而且不懂得如何灵活运用于生活。而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综合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它涉及到学生书内外、课内外、家内外等各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