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8篇
系统科学   143篇
丛书文集   89篇
教育与普及   1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0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16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黑龙江省的气候,是在众多的相关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本文从纬度位置、季风环流和地形因素3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而且,在分析其对气候形成的影响时,涉及的气候要素主要是气温和降水.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热量条件上.季风环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影响黑龙江省气候.地形因素干扰、破坏着上述两种因素所形成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隔断了气候要素经向和纬向的空间地带性分布,从而使气候变得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42.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比宫珍藏着一张奇特的古代地图。这张古地图是18世纪初发现的,看起来是一份复制品。地图上,只有地中海地区画得十分精确,其余地区,如美洲、非洲都严重变形。然而,当科学家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时,惊讶地发现,这张古地图其实是一张空中鸟瞰图。同阿波罗八号飞船所拍摄的地球照片相比,土耳其的这张古地图就像是它的翻版一样。地图上美洲、非洲的变形轮廓线,同阿波罗飞船拍摄的照片完全重合。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古地图上还绘出了南极洲冰层覆盖下的复杂地貌,同南极探险队在1952年用回声探测仪对南极冰下地形的探测图毫无二致。  相似文献   
43.
基于Direct3D的虚拟战场环境中动态地形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小超  王精业  梁强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5):1145-1148,1167
动态地形技术突破了以往地形结构不可破坏的限制,能够体现环境自身的内力作用和仿真实体的行为对环境的作用而引起的地形结构的变化,拉近了仿真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最常用的不规则地形网格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通过建立“参照网格”来规则化的管理不规则网格的方法,分析了Direct3D环境中地形数据库的存储格式,给出了确定地面上任意一点在地形网格中的投影位置的遍历方法,基于以上,通过修改地形数据库内存数据实现地形外观的局部修改。  相似文献   
44.
基于海量空间数据的实时地形视景仿真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概念的提出,建立海量空间数据的实时地形视景仿真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立了多分辨率空间数据的四叉树结构模型,提出了基于屏幕分割的LOD数据装载算法和基于相同地理空间大小的LOD数据分割方法,实现了任意方向和分辨率数据块之间的无缝拼接,融合了视相关和地表特征的地形简化方法,同时综合运用了可视区数据的各种预处理手段,提出了可视区数据小号更新算法.通过原型系统开冀。在微机平台上地形绘制速度可达每秒25帧.  相似文献   
45.
天水半湿润山区绿化气候及适生林草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世纪70~90年代30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建立了天水半湿润山区适生林草区划数学模型;通过量化计算,得出了区内不同区域水、热匹配指标,并进行了适生林草配置的四级农业气候区划,为该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在路堤荷载作用下含有连续和不连续硬壳层的水平层状软基的破坏模式,针对路堤坡脚外硬壳层不连续的情况(如存在鱼塘等),提出以局部剪切破坏模式失稳的破坏模式判定参数,即临界距离L_(cr);借助正交试验原理,对L_(cr)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给出各因素的敏感性顺序;利用逐步回归迭代方法,分别给出上限临界距离L_(cr U)和下限临界距离L_(cr D)的数学表达公式,并根据工程实例的验算论证了其可靠性。结果表明: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硬壳层连续时软基为整体剪切破坏;硬壳层不连续时,当不连续断面与坡脚的距离小于L_(cr U)或大于L_(cr D)时软基为整体剪切破坏,当不连续断面与坡脚的距离大于L_(cr U)且小于L_(cr D)时软基为局部剪切破坏。硬壳层厚度为L_(cr)的主要影响因素,软土层厚度为次要因素,硬壳层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7.
结合坡面微地形变化,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角度研究典型缓丘区不同坡位上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了解微地形生境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培养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增长曲线呈现中坡位>坡顶>下坡位>上坡位>坡底的规律,中坡位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最高,坡底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基质的利用能力最低;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比较中发现,除McIntosh均一度指数变化不显著外,其余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坡位上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中坡位的Shannon丰富度指数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大,显著高于坡底指数值(P<0.05);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分析,氨基酸类利用率变化明显大于其他碳源,而胺类及酚酸类的利用程度较低,表明氨基酸类是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坡位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具有选择性,糖类、 氨基酸类、 聚合物类及酚酸类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贡献较大的碳源.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究汉中盆地及周边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点及其规律。方法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6年四期TM影像,利用ENVI和GIS技术提取汉中盆地及其周边低山丘陵区各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分析研究区各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地形梯度变化特征。结果与结论1)2000—2016年汉中盆地内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明显,其中建设用地明显增加,耕地、草地、未利用地明显减少,而低山丘陵区以耕地的减少和林地的增加为主要特征。2)2000—2016年盆地区建设用地主要以城区为中心面呈环状增加和以高速公路为中轴呈条带状增加。而低山丘陵区林地主要在坡度较大和高程较高的区域增加。3)汉中盆地土地利用图谱变化类型以"耕-耕-耕-耕"为主的稳定型图谱分布面积最多,占整个汉中盆地面积的51.67%。低山丘陵区的土地利用图谱变化类型以"林-林-林-林"为主的稳定型图谱分布面积最多,占整个低山丘陵区面积的41.44%。4)汉中盆地前期变化型和稳定型的分布指数较高,土地利用类型仅局限于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而低山丘陵区前期变化型和稳定型的分布指数较高,土地利用类型仅局限于耕地与林地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49.
鲁胜利 《甘肃科技》2014,30(18):122-123
贵州省新建织金至纳雍铁路Ⅱ标项目区属典型的南方山区,山高谷深,场地、交通条件恶劣,不良地质十分发育,临时工程规划、建设难度很大.现场通过详细的调查、比选,因地制宜建立了便道、搅拌站等合理的系统化临时工程,满足了主体工程施工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50.
冯大伟 《科技资讯》2014,12(23):30-31
本文基于笔者从事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相关工作,以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意义为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对其测量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的精度完全满足四等及等外水准点的测量、各种比例尺地形测图及相应比例尺航测像控点布设的要求,基于此,笔者给出了重点应用方向,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