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42篇
系统科学   60篇
丛书文集   393篇
教育与普及   2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83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26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玉米育种上得到应用并取得可喜进展、简便实用的主要生物技术。阐述了这些生物技术的操作方法,以及它们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52.
小麦穗光合作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土壤干旱胁迫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穗光合作用的特点.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穗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远小于叶片,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较高且稳定,PEPC活性诱导增强,暗示穗器官有较强的耐逆性,旗叶是较敏感的器官.  相似文献   
53.
孙毅  孙传凯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0):F0002-F0002,93
简要介绍了生命科学研究的若干重大进展,包括我国基因剔除技术获重大突破、小麦小染色体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造新的微生物以及脊椎神经生长开发将使残疾人恢复肢体运动等.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以小麦春化发育为主线,选用国内外18个有代表性的品种,给以0d、10d、20d、30d、40d、50d、60d的春化处理,从苗穗期、穗分化、及主茎叶数方面着手,用系统聚类法将18个品种归属为两大集团、三个分支、六个较明显的类型.并对这些品种的推广、引种、育种提出了合理的应用与建议.  相似文献   
55.
该项成果根据植物病理及微生物生理原理,结合脱落酸的化学性质,建立了脱落酸产生菌的快速筛选法,从自然界分离到多株产ABA菌株。工艺中所用菌种是通过紫外、化学、激光等诱变育种筛选获得,该菌的酵产量超过1.4g/kg,发酵周期为7~8天,具有周期短、遗传稳定性好、产量高的特点。研究中根据固体发酵产物特点确定独特的分离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对沉淀值、比沉淀值两个面筋物理品质性状利用Hayman方法进行的分析表明,两性状低值表现部分显性,高值与隐性效应相联系.加性方差和显性方差分量均达显著,基因的加性效应比显性效应更重要.  相似文献   
57.
野生大豆DNA导入小麦及RAPD分子验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野生大豆总DNA导入小麦,以期获得变异系小麦.对小麦球蛋白的SDS—PAGE,印迹表明,冬小麦T2l6#产生了新的蛋白亚基,其分子量为78kD,而有的变异品系一些蛋白亚基消失了;凯氏定氮法和氨基酸分析表明小麦后代T216#的总蛋白含量增加,其氨基酸组成,尤其是赖氨酸含量明显提高.RAPD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基因组出现多态性,并具有供体特异性DNA带,这些变异现象表明该小麦品系为转基因后代.本实验为选育高蛋白、优质的新小麦品种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58.
作者选取四川推广的主要小麦品种(系)15个,在灌浆期测定其剑叶的叶绿体含量,并分二次测定其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收获期取样测定单穗重、收获指数和生物产量.统计分析表明,单稳重1.6g以下和收获指数46%以下的品种,灌浆前期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较高,灌浆后期较低.单穗重1.6g以上和收获指数48%以上的品种,表现正好相反.这表明较高的灌浆速率和较长的灌浆时间有利于提高穗重和改善光合产物的分配.在灌浆初期,剑叶的净光合速率与单穗重和收获指数呈负相关或相关不显著,但灌浆后期却表现极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与灌浆后期的胞间CO2浓度、与前期和后期的气孔导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蒸腾速率无关.这说明,净光合速率的高低与气孔因素的关系大于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59.
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创造水稻新种质的必要性、促进水稻遗传改良的可能性和培育超级稻新种质的方向性。随着离子束生物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它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其技术思路可以用“诱变介导,生殖发育,倍性变化,特异种质”这16个字进行概括。  相似文献   
60.
根据生物问遗传学原理,分析了26个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对15个叶锈菌系的抗性状况,抗性最好的品种是徐州174,毒力频率为33.3%,毒力频率低于60%的仅有百农64、徐州8697等7个品种,2号和3号叶锈菌系的抗源品种最多,有22个,而14号和15号叶锈菌系无一抗源品种。总之,供试品种的抗叶锈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