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5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采用PCR法克隆了桃褐腐病菌的角质酶基因cutl,构建了诱导型表达载体pET28a-cutl,转化大肠杆菌E. coli(BL21),获得重组菌pET28a-cutl/ BL21。经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该重组菌角质酶的表达量约为对照菌的1.69倍,酶活约为对照菌的1.8倍,粗酶液的酶活可达40.33U/mL。  相似文献   
32.
李娜  刘锦霞 《科技资讯》2013,(7):159-160
目的:测定7种生防微生物菌种室内毒力和比较室外小区防治同翅目昆虫温室白粉虱和桃蚜.方法:首先制备各种菌株发酵液,以温室白粉虱和桃蚜为研究对象,测定各种菌株发酵液对温室白粉虱和桃蚜这两种害虫的杀毒能力.结论:蜡蚧轮枝菌L-31、L-05和粉虱座壳孢F-85在离体条件下对温室白粉虱和桃蚜均表现出很强的杀灭毒力,校正累计死亡率(%)均在90%左右,与其它菌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粉虱座壳孢对两种害虫的毒力较高,但室外防效不理想;苏云金茅孢杆菌Bt1、Bt2和球孢白僵菌Q-55、Q-27对温室白粉虱和桃蚜的毒力较弱.  相似文献   
33.
文章在建立含有不同浓度果糖、酚类物质、Fe2+的水蜜桃果汁模拟体系的基础上,对水蜜桃果汁的非酶褐变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拟体系的褐变度(A420)随着果糖浓度和酚类物质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而Fe2+对A420变化的促进作用较弱;模拟体系中5-HMF含量的变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且不受酚类物质和Fe2+的影响,主要由体系中果糖的含量决定。  相似文献   
34.
《创新科技》2011,(11):57-57
数学奖:授予历史上各色的世界末日预言家们,以表彰他们“以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在进行数学假设时小心谨慎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35.
以α-蒎烯为原料,控制反应条件,用不同氧化剂进行选择性区域氧化,合成了松小蠹信息素马鞭烯醇(工)、马鞭烯酮(Ⅱ)、桃金娘烯醇(Ⅲ)和桃金娘烯醛(Ⅳ),并用IR和MS谱验证了结构.用化合物(I~Ⅳ)对纵坑切梢小蠹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对纵坑切梢小蠹均有一定聚集作用,当用α-蒎烯配制成复方时,其诱集率提高,特别是纵坑切梢小蠹梢转干期的诱集率明显高于梢转梢期.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铵盐催化剂存在下,以2,10-环氧蒎烷为原料,通过液相重排合成桃金娘烯醇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溶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重排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1,2-三氯乙烷做溶剂,硝酸铵做催化剂,反应时间4 h,2,10-环氧蒎烷转化率达到84.1%,桃金娘烯醇选择性为65.7%.  相似文献   
37.
通过板桃隧道进口施工中应用射流风机引流技术,并采取封闭横通道等措施,解决了传统巷道式通风压入风机耗能大、设风门运输障碍及通风效率低等难题。  相似文献   
38.
不同温度下六斑月瓢虫对桃蚜功能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不同温度下六斑月瓢虫对桃蚜的捕食量,进行了Holling-Ⅱ型和Holling-III型功能反应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的发现率和最大捕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平均处理时间随温度升高而减少,表明高温有利于六斑月瓢虫的捕食。同时对六斑月瓢虫的利用进行了探讨。表2,参5。  相似文献   
39.
桃蚜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桃蚜的生物生态学、抗药性的酶学机理和分子生物学机理三个方面对桃蚜的最近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不同体色的桃蚜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桃蚜的抗药性主要是由羧酸酯酶 E4扩增引起的。但是乙酰胆碱酯酶的不敏感性也增加了桃蚜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抗性。在分子水平上 ,桃蚜的抗性机制主要是酯酶基因的扩增。同时对这些扩增的酯酶基因的遗传方式也有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40.
桃新品种"丽红"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同期成熟品种“早凤王”为对照,对中早熟桃品种“丽红”休眠期及花期的抗寒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丽红”一年生冬态枝条表面有一层白色蜡质薄膜,可有效防止冬旱害的发生;越冬枝条有较高的电解质含量和较低的电解质渗出率;休眠枝、芽脯氨酸含量和束缚水含量均较高,水势较低,上述特点使其在休眠期有较强的抗低温能力。花期抗寒试验表明,0℃低温处理后“丽红”雌蕊的SOD、POD活性均高于对照,MDA含量则低于对照,呼吸速率相对平稳。花粉萌发试验表明,0℃低温对“丽红”雌蕊刺激花粉萌发能力的影响较小。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栽培区域可适当北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