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5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942篇
教育与普及   3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025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1001篇
  2013年   1074篇
  2012年   1413篇
  2011年   1822篇
  2010年   2226篇
  2009年   2985篇
  2008年   2520篇
  2007年   2419篇
  2006年   997篇
  2005年   862篇
  2004年   666篇
  2003年   469篇
  2002年   488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342篇
  1999年   284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2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张静  王锋 《科技信息》2007,(31):159
近1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推进和快速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十一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即职业院校的"211"学校。在这种形势下,全面改进学生素质养成和教育模式,成为7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52.
将乐学手段与学科特点有机结合,创造乐学途径是培养和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邯郸市城乡220名中小学教师关于学生创造性问题的看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主要观点有:(1)促进学生创造性的七种方法观,如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多种(发散性、逆向性、开拓性等)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等等;(2)促进学生创造性的五种问题观,如开放性的问题、有多种答案的问题等等;(3)促进学生创造性的主要因素观依次为:强调自主和独立、强调发现学习、质疑理论和假设的机会、强调竞争和强调内部动机等。  相似文献   
54.
傅丽 《科学之友》2008,(3):107-109
就业促进法这部法律属于经济法中的宏观经济调控法,把它放到宏观经济调控法的结构中看,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5.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不同的提问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6.
学生管理员是大学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学生管理员的作用对于提升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地位、更好的为师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对学生管理员的管理,是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引入竞争机制、成立图书馆学生管理员协会等措施,是做好图书馆学生管理员工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7.
新课程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更加重视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大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此为诱因,便萌生了师生换位的想法。  相似文献   
58.
高职教育突飞猛进,就业成为核心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学生的就业理念。  相似文献   
59.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法制观念的进一步增强,高等学校与大学生之间的纠纷层出不穷,两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便成为众多学者研究和考察的对象。要理清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首先必须明确二者以什么角色去建立法律关系。总结起来,高等学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与大学生建立的是行政法律关系;以教育教学的名义成为民事主体,与大学生建立的是民事法律关系;因作为集体利益的代言人成为集体法人,与大学生建立的是特别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60.
蒋君 《科技信息》2008,(7):151-152
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国家高校的法律地位及“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刘燕文诉北京大学学会委员会案”来探究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及高校与学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并进一步探求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