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85篇 |
免费 | 127篇 |
国内免费 | 9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33篇 |
丛书文集 | 77篇 |
教育与普及 | 1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6篇 |
现状及发展 | 10篇 |
综合类 | 16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54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69篇 |
2014年 | 84篇 |
2013年 | 91篇 |
2012年 | 105篇 |
2011年 | 128篇 |
2010年 | 95篇 |
2009年 | 90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94篇 |
2006年 | 90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唐红梅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19-122
英语写作是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大部分学生的薄弱环节。目前学生英语写作中表达失效的成因在于学生未能合理地、有效地运用亚言语中的语篇亚言语和人际亚言语。为此,在写作中应强化学生语篇意识,以提高表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2.
以复掺聚丙烯-玄武岩纤维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对试块进行室内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研究,采用Burgers模型拟合蠕变方程.通过等时应力-应变曲线,分析材料弹性模量随时间递减的变化规律,结合试验获取的极限应变和拉压比,最终得到抗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作为可靠度评判的标准.其次,运用ANSYS软件分析得到贮存容器300a服役期内时变衰变热-力耦合作用下温度应力.最后,考虑热工参数的不确定性,运用蒙特卡洛随机抽样法得到核废料贮存容器的失效概率.结果表明:失效概率随服役期呈上升趋势,100a内增幅较大,100~300a增长趋势变缓,300a时达到064%.证明纤维混凝土材料自身劣化是导致贮存容器耐久性下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3.
为确保火电厂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汽缸结合面不漏气,必须对连接螺栓松驰失效进行分析。提出了火电厂高温高压汽缸连接螺栓应力松驰、蠕变损伤及其二者交互作用的特征和机理,以及松驰后的剩余弹性应力不应低于最小密封应力和应控制塑性变形量即不过大也不过早产生。 相似文献
124.
125.
126.
127.
128.
严利人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28(3):1-6
集成电路制造过程结束后,对所关心的电特性参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波动起伏。电学参数方面的过大波动将带来成品率极大下降,造成第II类工艺故障。本文通过一个实例,详细地介绍了一个用于第II类工艺故障诊断的通用性方法。在对诊断实例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于诊断方法本身的特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基于正交变换的技术,可以将PCM测试参数转化为一组统计不相关的广义参数,作者特别注意到若干广义参数,它们在所有样本点上的测试值保持为常数。本文结束于对不变参数的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29.
发生函数法是多状态系统性能评估的重要工具. 本文在结构系统强度可靠性分析中引入并发展发生函数法, 分别构造描述强度(抗力)、应力(载荷)、安全裕度、疲劳寿命等概率分布的发生函数, 定义各类发生函数之间的复合算子及相应的性能结构关系, 实现静定、静不定结构系统静强度可靠性和结构系统疲劳强度可靠性的建模. 在发生函数的复合运算中, 通过同类项合并、近似项合并技术缩减计算量以提高效率. 理论分析和数值算例表明: 发生函数形式统一、表达简洁、宜编程、通用性强, 适用于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系统概率建模. 新方法充分考虑了结构元件之间因孪生载荷而引发的失效相关性, 可为存在多模式损伤耦合的土木工程结构、机械装备系统静、动强度可靠性分析提供理论参考及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0.
首次尝试采用CT扫描技术定量分析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在地下水环境中的失效性.CT试验最终表明,采用CT扫描的试验方法是可行的,达到了定量分析的试验目的.该试验方法省去了常规试验繁琐操作流程,具有快捷、准确的优点.试验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判定喷膜防水层在地下水环境中失效的判定标准有2个,一是喷膜防水层的CT数折减百分比小于40.0%,二是CT数方差变化规律为先减后增,当二者同时满足时可以判定材料内部结构发生本质变化,认定喷膜防水层失效;(2)喷膜防水层在地下水环境中的使用范围是浓度≤1.0%,Cl?浓度≤7.5%,pH≤12.0.2So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