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6篇 |
教育与普及 | 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7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处理多氯联苯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恩平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4)
测定了三种多氯联苯(PCBs)同系物:4,4’-二氯联苯,2,3’,4’,5-四氯联苯,2,2’,3,3’,4,4’-六氯联苯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实验是用静法在一个带可视窗的高压平衡池内进行。实验的压力为9~45MPa,温度为308.1~329.1K。同时研究了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处理被PCBs污染的固体物的方法。测定其萃取PCBs的传质速率及有效性,实验压力为7.5~60MPa,实验温度为305.5~313.1K.CO2流率为0.7g/s。 相似文献
62.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CO2)及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土壤中12种类二英类多氯联苯(PCBs)的分析测定方法.对SFE-CO2的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25 MPa,温度100℃,静态萃取时间20 min,动态萃取时间45 min,收集溶剂丙酮,CO2流量2.5 mL/min,改性剂10%(质量分数)二氯甲烷.12种PCBs的加标回收率为73.0%~129.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10.5%.测定麦田土壤样品中12种类二英类多氯联苯,共检出8种PCBs,质量比为77~667 pg/g,其他4种未检出. 相似文献
63.
郎朗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4):385-388,398
环境激素的毒性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并出现了大量报道,但综合性的总结比较缺乏.综合分析了对几类代表性的环境激素(壬基酚(N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多氯联苯(PCBs))的毒性研究,归纳了文献报道的作用机制.发现NP、DBP、PCBs通过与雌激素受体或其他受体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或者通过作用于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等毒性作用机制发挥生殖毒性、胚胎毒性以及其他系统的毒性.同时对NP、DBP、PCBs作用于不同动物,不同接触途径的剂量效应关系进行了总结,发现毒性发生的部位与接触剂量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64.
分别采用固相萃取法和索氏提取法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各处理工艺段的出水和污泥样品进行预处理,经净化分离出样品中的PCBs,再经GC-MS法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进水中7种PCBs均存在,总含量为25.25 ng.L-1;初级沉淀后的出水中PCBs总量降至15.56 ng.L-1;二级处理出水中检测出PCBs总含量为11.81 ng.L-1,深度处理出水中PCBs总浓度在4.97 ng.L-1。好氧污泥中PCBs总量较厌氧污泥中多。污水中各PCBs单体的去除率同LogKow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证明了在污水处理系统中PCBs主要通过吸附作用转移到污泥或颗粒物上而得到去除。 相似文献
65.
多氯联苯(PCBs)为一类广泛存在的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解速度缓慢且可通过食物链富集。文中讨论了PCBs对人体生殖系统、内分泌、学习记忆及致癌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但目前各项研究仍无法完全阐明其危害人体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6.
67.
为进一步阐明PCDFs的芳烃(Ah)受体结合能力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出作为描述符的12种结构-性质参数及一种衍生参数对于Ah受体结合能力的影响程度排序,并结合变量的物理意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具影响的3种参数依次为分子最低未占据轨道能(Elumo)、亲电超离域度之和(Sr^E)、分子平均极化率(α),这说明PCDFs分子的得电子能力和分子平均极化率对其Ah受体结合能力的影响最大,随着氯原子取代数目的增大,Elumo和Sr^E值变小,分子易得电子而被还原;而α值增大则意味着PCDFs分子与受体间色散力的增强,这2种因素促使Ah受体结合能力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68.
红树林沉积物中痕量多氯联苯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氯联苯(PCBs)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存在着一定的生态风险,对红树林沉积物中PCBs的监测有重要意义。报道了一种适用于红树
林沉积物样品痕量PCBs的分析方法,并对其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超声萃取(USE)和微波辅助萃
取(MAE)对沉积物样品进行提取,针对样品的特点,联合运用铜片超声、酸洗和中性氧化铝—改性硅胶复合层析柱对PCBs纯化
分离,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外标法进行定量。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萃取方法与GC/MS联用均有较高的回收率,超
声萃取的回收率为47.45%~100.76%,微波辅助萃取的回收率为77.04%~98.00%,但微波辅助萃取的精确度更高;方法检测限
前者为0.30~1.74 ng/g,后者为0.30~0.47 ng/g。故选用微波辅助萃取—GC/MS联用的分析方法更优。 相似文献
69.
对东北草甸黑土对多氯联苯吸附作用的研究表明,吸附系数K值随分子中氯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增大,lgKoc测定值与按溶解度估算值接近;多氯联苯不易随降水向下迁移。在人工土柱中,绝大部分多氯联苯滞留在7cm以上表土层中,而且含氯原子多的组分更难于向下迁移。 相似文献
70.
太湖鱼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与多氯联苯共摄入益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鱼体脂肪中含有丰富的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但同时能富集有毒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本文测定了太湖4种野生食肉性鱼类:刀鲚(Coilia ectenes taihuensis)、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和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中的脂肪酸含量,分析了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这4种鱼体中脂肪酸以棕榈酸、油酸和DHA为主.通过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UFA/SFA)及n-6/n-3PUFA比值分析了这些鱼类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这4种鱼类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由于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可富积于鱼体脂肪中,摄入PUFAs的同时会摄入这类污染物.同时,对PUFAs中的有效成分EPA+DHA与多氯联苯共摄入时对人体的益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发现对于健康成人在达到EPA+DHA摄入要求下,食用这4种鱼带来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多氯联苯共摄入不会引起非致癌或致癌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