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3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通过对培育大城市意识、深层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导入CI理论、强化政府行为这四个重要层面的研究,为策划设计芜湖城市整体形象提供若干思路.期望尽快形成策划设计芜湖城市整体形象的蓝本,并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12.
王自杰 《科技信息》2009,(24):I0288-I0288
近年来,城市发展迅猛,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加剧,各地方政府为了迅速改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竞争力,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而市政广场作为体现城市形象的载体,往往首当其冲。市政广场,是市政府定期与市民进行交流和组织集会活动的场所,多修建在城市的行政中心区,一般与城市重要的市政建筑共同修建,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场所。其往往是由政府办公等重要建筑物、构筑物、绿化等围合而成的空间,是城市广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3.
试论济宁市城市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军 《科技信息》2009,(22):I0327-I032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济宁市正面临如何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的迫切问题。本文分析了济宁市城市形象塑造的要素特征以及城市形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塑造济宁市城市形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4.
面向21世纪,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中,要特别重视生态城市形象。这是因为人们往绿色生态城市,希望享受清新、舒适,优美,安全和健康的城市自然环境。生态城市设计正是以生态学基础,对生态城市形象中的各种要素,运用保护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5.
数字媒介时代的媒体话语深度影响着这个世界,构建着我们的认知,也构建着我们生活的方式与走向。融媒体语境下建构城市地标式文化符号,可选择那些具有独特城市意味的具有强烈识别度的景观形象,也可通过融媒体对城市精彩故事的符号化讲述,深化、升华并呈现一座城市的精神内涵与文化意蕴。应充分发挥传统媒体、门户网站、自媒体等媒体融合的优势,打通“文化+科技+传播”的有效路径,以媒体融合拓展城市符号效能,建构起融媒体受众对一座城市的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成就既具有深厚传统又具有现代魅力的城市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16.
蚌埠市是花鼓灯艺术起源和传播的核心区,它着力打造的地方特色文化产业"花鼓灯嘉年华",通过讲究主题展现手法、注重游客情境体现、突出策划节事活动等形式,展示了花鼓灯文化艺术,传扬了地域特色文化,为蚌埠城市形象提升、经济发展注入了历史底蕴和新生活力,丰富了蚌埠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推动了蚌埠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7.
2010年。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重庆。“十二五”期间,沈阳将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之都为目标.填补中国区域规划中东北地区没有国家中心城市的空白。把沈阳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是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和必然。  相似文献   
118.
城市形象的塑造,对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珠江源头第一市的曲靖,应在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特点,明确建设珠江源大城市作为曲靖发展的目标定位、塑造以爨文化为核心雕塑之城的个性形象、发展工业为曲靖城市经营提供产业支撑,以此作为塑造城市形象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9.
城市形象是城市特色的集中表现,是城市特有的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根本所在。城市形象传播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它仅关系到整个城市感知形象的塑造,还关系到城市投射形象的形成,进而通过城市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的双重作用打响城市品牌,促进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20.
突发事件的发生给城市治安环境和城市形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文章选取突发事件发生频率不同的两个城市(乌鲁木齐和济南)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突发事件发生频率较高的城市,公众对城市治安环境和城市形象持负面评价,反之公众对治安环境和城市形象持正面评价。突发事件发生频率较高城市的公众对城市治安环境持消极态度的同时对城市形象也持负面评价,对突发事件发生频率较低的城市则公众对城市治安环境持积极态度的同时对城市形象持负面评价。根据这一结论凸显了突发事件在城市治安环境和城市形象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讨论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