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李平日 《大自然》2009,(2):11-13
近几十年,广东各地陆续发现地下数米处有为数众多的被泥土埋藏的树木。由于这些被埋藏的树木往往木质完好、成片分布、重重叠叠,方圆100平方米内就会有数十棵树木纵横交错,或竖或卧,宛如原始森林,故被称为“地下森林”。  相似文献   
102.
在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需要处理的缺陷,本文就一些常见缺陷的处理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分别分析了宏观缺陷,表面裂纹,埋藏缺陷等,最后给出了具体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3.
罗情勇  钟宁宁  朱雷  王延年  秦婧  齐琳  张毅  马勇 《科学通报》2013,(11):1036-1047
总有机碳(TOC)是直接表征古生产力状况的传统指标,但是,TOC并不仅仅受到初始有机质输入量的控制,还可能受到氧化-还原环境和陆源碎屑物输入状况的影响.本文采用元素地球化学指标评价了冀浅1井洪水庄组氧化-还原环境和古生产力状况,进而探讨了埋藏有机碳与古生产力的相关性.碳-硫关系,V/Cr和Mo含量表明,洪水庄组白云岩形成于氧化环境,大部分黑色页岩形成于静海环境.洪水庄组沉积物中P/Ti可类比于被认为是中等-高生产力的日本Ubara二叠-三叠系剖面的P/Ti,Ba/Al仅略低于被认为是高生产力的中加利福尼亚大陆边缘薄层沉积物的Ba/Al,表明洪水庄组沉积期古生产力状况为中等-高.洪水庄组沉积物埋藏有机碳含量与氧化还原环境指标(V/Cr和Mo含量)呈正相关,与反映古生产力的参数(P/Ti和Ba/Al)呈弱或无直接相关性,说明洪水庄组沉积期虽然总体生产力水平较高,但埋藏有机碳含量主要受控于氧化-还原环境,与古生产力之间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4.
瓦斯在煤层中的含量各不相同,其在煤层中含量的百分比跟成煤的地质条件,主要是与煤层上覆和下伏岩层的透气性相关。煤层被透气性很低的岩层包围,煤层中的瓦斯放散不出去,瓦斯含量就高,反之,瓦斯含量就低。在接近煤层露头和埋藏较浅的煤层中,瓦斯含量相对较低。随着煤层埋藏深度增加,瓦斯压力和含量按照瓦斯压力梯度参数相应增加。根据矿井开采先上后下、由浅至深的开采顺序,我国煤矿瓦斯事故防治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5.
在充分分析研究区长8段砂岩储层特征、主控因素及地层埋藏史和成岩史的基础上,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以现今孔隙度为约束条件,将孔隙度演化分为减小和增大两个过程,分别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长8段砂岩储层从埋藏初始至现今的孔隙度随埋藏深度和地史时间变化的演化模型.结果表明孔隙度定量演化模型为一个4段式分段函数.机械压实和胶结阶段为孔隙度减小模型,是对埋深和埋藏时间的指数函数.次生增孔是由于地层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而产生的,主要发生在80~100℃的温度窗口内.因此,溶蚀阶段为孔隙度增大模型,是对埋深、埋藏时间及增孔过程的复合函数.溶蚀阶段结束后地层孔隙度为压实和保持阶段.最后进行实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砂岩孔隙度定量演化模型符合地质实际,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6.
对山西天镇-河北阳原地区富念恐龙化石的晚白恶世灰泉堡组进行地层 相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沉积相属一套湖泊和扇三角洲沉积组合,并详细讨论了各岩相中的亚相和微相的基本特征。结合恐龙化石的产出层位及岩相特征,对恐龙的埋藏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该恐龙埋藏群主要产在低能浅水的碱性氧化滨湖环境。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主要论述了弓笔石在海洋中的活动方向及范围,并指出幼枝的摆动倾向和古海流有关。利用幼枝和主枝夹角的平均值测绘中志留世时期古海流的方向,对寻找矿产的分布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对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于楚克奇海采集的一个沉积物岩芯进行了γ谱分析,获得了 210 Pb, 137 Cs, 226 Ra, 238 U和 40 K的垂直分布特征,其中最独特的现象为 226 Ra, 238 U次表层极大值的存在,其产生原因与沉积物高的有机质含量、元素的扩散作用及有机质的降解作用有关.根据 210 Pb ex 测年法和 137 Cs测年法得到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7和0.8mm/a,沉积物的质量累积速率为1.00kg/(m 2 @a).结合实测的沉积物中有机质百分含量,计算得有机物质的埋藏速率为75.4g/(m 2 @a),与水柱初级生产力比较可发现,楚克奇陆架区是一个高效的有机碳埋藏区.  相似文献   
109.
现代花粉过程与第四纪环境研究若干问题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粉现代过程研究对正确解释地层花粉谱,定量恢复古植被、古气候至关重要,但目前的研究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花粉产量的差异决定着花粉对植被的代表性,但花粉产量研究至今仍无突破性进展,作者建议开展花粉通量研究以获得某一植被区的花粉产量;花粉传播和搬运的途径不同,其散布的距离和方向,以及沉积过程是完全不同的.风是花粉最主要的传播动力之一,季风气候区应考虑尘暴和粉尘作用对花粉组合的影响;河水是花粉搬运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冲积物花粉由于河流搬运花粉过程中存在再均匀、再搬运及分选作用,所以国际学术界关于冲积物花粉存在着一些争议.作者认为冲积物花粉反映的是取样点上游流域的植被特征;湖泊花粉反映的是该湖泊整个流域不同植被类型的混合,因而对花粉谱的解释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湖泊花粉应考虑花粉的沉积动力和花粉的来源;许多因素都可影响甚至决定花粉在土壤中的保存状况.实验表明土壤pH值7.6以上时,花粉浓度急剧减少,因此土壤花粉应考虑花粉的保存和埋藏过程等问题;花粉与植被关系是花粉现代过程研究的关键,由于较少进行植物和群落生态特征调查,因而,利用孢粉资料恢复古植被多数只能分辨到植被带,这使得孢粉与植被关系定量研究很难有突破性进展.作者建议应加强生态群落花粉组合研究,并重视植物群落生态调查;作者对中国北方花粉与植被关系研究表明,不能将草本与乔木花粉共存的花粉组合一概视为森林草原植被,当乔木花粉达30%以上时应考虑为森林植被.花粉与气候研究应改进和完善现有气候模拟方法的不足和缺陷,或创建新的模拟方法, 并加强较小尺度花粉与气候的定量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0.
该文在西德Welte的盆地模拟方法基础上作了如下改进:a.考虑了剥蚀作用对地层埋藏史的影响;b.采用参数敏感性分析实现系统误差自动校正;c.采用成熟度(R_o)拟合活化能(E)、频率因子(A)法计算生油层成熟度分布;d.在三维空间内讨论模型。此方法曾用松辽盆地的实际资料进行试算,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