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嘉陵江西河赤眼鳟的生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赤眼鳟属中小型经济鱼类,在筑坝河段生长较快.体长与体重的相关关系为:W=0013898L30668(r=093207);体长和体重生长方程为:Lt=672131[1-e-01464(t+09925)],Wt=5590492[1-e-01464(t+09925)]30668;体重生长拐点tr=66,拐点体重为164415g.讨论了地方种群间的生长差异,探讨了资源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2.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支流,其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该区生态环境恶化、农村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从治理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文章结合研究区治理模式,从分析其治理效益追寻导致该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从而探讨提出了嘉陵江南充地区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3.
1930年成立的中国西部科学院,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在西部地区建立的最早的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也是民国时期成立的中国为数不多的几家民办科研单位之一。1928年建立嘉陵江科学馆的设想,是中国西部科学院创建的起点。其后,经过卢作孚等人的不懈努力,组织科学调查和采集,拟定科学院计划大纲,建立“中国西部科学院筹备处”,使得中国西部科学院终于建立并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重庆嘉陵江大复线桥方案论证,其中包括工程比选、前景分析、经济评价等。  相似文献   
85.
嘉陵江流域及其梯级开发河段为研究对象, 通过在2008 年8 月(雨季) 及2009 年2 月(旱季) 进行密集采样, 分析测定了河水中溶解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 探讨了河水中DIC的来源及其季节与空间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嘉陵江河水DIC 及其同位素13CDIC 组成的平均值, 雨季时为2 018 μmol/L 和−8.6‰, 旱季时为3 150 μmol/L 和−6.0‰, 二者均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 嘉陵江水体13CDIC 的值旱季(枯水期) 高于雨季(丰水期), 与自然河流的季节变化特征相似, 而与水库、湖泊不同, 表明嘉陵江梯级水库群水体“湖沼学反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6.
改进型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在水质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三类改进的灰色模型和BP神经网络。将三类改进的灰色模型与神经网络进行组合,得到改进型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将一维序列通过三个改进的灰色模型得到三组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原始序列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训练得到最佳神经网络结构。将组合模型应用到嘉陵江磁器口断面总磷浓度的预测中,结果表明:(1)用该组合模型进行预测,相对误差均在5%以下,预测精度较高,取得了较理想的预测效果;(2)WPGM(1,1)、pGM(1,1)、CGM(1,1)、组合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05%、34.01%、33.65%、3.02%,与单一灰色预测方法和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相比,组合模型的适应能力和预测推广能力更好,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嘉陵江河岸带维管植物区系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 河岸带共有维管植物77科201属328种,其中蕨类植物9科12属21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67科188属306种;(2) 生活型组成主要以草本和灌木为主;(3) 科、属、种的分布区类型多样,科共7个分布区类型和5个变型;属共14个分布区类型和17个变型,种共15个分布区类型和17个变型;(4) 科、属的优势现象比较明显;(5) 河岸带区系呈现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88.
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烃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嘉陵江组中具有较大天然气储量的气井在天然气组分上与储量较小的微气井有明显差异,前者天然气以高成熟的甲烷为主.烃类碳同位素特征证明天然气来源于深层二叠系高熟-过熟的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反映出嘉陵江组基本不具备生成大量烃类的条件.作者将向下断达二叠系或更深、向上断达嘉陵江组的断层称为嘉陵江组气藏的"烃源断层".烃源断层为二叠系或更深层烃源岩中的天然气向嘉陵江组储层中运移提供了通道,是嘉陵江组天然气富集的关键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重庆市先锋街段嘉陵江采集水样和悬浮态、底泥样品,用石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样品中的铬含量,分析、讨论了该段嘉陵江水质铬污染状况.结果表明:①江水对可溶态铬的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较强,而对悬浮物中的铬的影响则较弱,底泥对水样、悬浮物中的铬有积累作用;②悬浮物和底泥中的铬主要以对生物无效应的惰性态的形式存在;③悬浮物和底泥中铬的含量高,污染程度强,但该段嘉陵江水体底泥中铬存在的潜在生态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90.
川东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层序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为指导,对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进行层序地层学和岩相古地理研究.嘉陵江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TSQ1,TSQ2),雷口坡组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TSQ3).以三级层序体系域或三级层序为编图单元,编制5张层序岩相古地理图:TSQ1的TST主要为开阔台地相灰岩沉积, HST为局限台地相膏岩、膏质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等沉积,反映水体变浅、蒸发的古地理格局;TSQ2的TST同样为开阔台地相灰岩沉积,HST水体变浅,区内以沉积膏岩、白云质膏岩、泥质白云岩等为特征;受江南古陆隆升扩大影响,TSQ3发育不完整,缺失上部地层,由东往西,表现出由陆源碎屑岩到碳酸盐岩的沉积格局,沉积环境由有障壁海岸到局限台地的过渡.海平面的升降变化是层序发育、古地理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