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42篇
  免费   497篇
  国内免费   212篇
系统科学   168篇
丛书文集   827篇
教育与普及   90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1篇
现状及发展   77篇
综合类   19499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437篇
  2014年   839篇
  2013年   1006篇
  2012年   1397篇
  2011年   1968篇
  2010年   2052篇
  2009年   2177篇
  2008年   2032篇
  2007年   1886篇
  2006年   1149篇
  2005年   778篇
  2004年   581篇
  2003年   472篇
  2002年   467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84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31.
本文简要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的特性,阐述了路桥试工中应用钢纤维混凝土的必然性,并就路桥施工中如何提高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32.
对再生混凝土以及经过1%~2%的纳米SiO_2或纳米CaCO_3改性的再生混凝土进行了霍普金森压杆(SHPB)的冲击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研究不同纳米颗粒及其不同掺量对再生混凝土高应变率作用下动态强度,动态增长因子(DIF),峰值应变,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动态冲击荷载下纳米改性再生混凝土普遍具有比未添加纳米颗粒的再生混凝土更高的冲击强度,然而当纳米颗粒含量从1%增加到2%时,纳米SiO_2及纳米CaCO_3改性的再生混凝土受冲击强度均有所降低.相同掺量时,纳米SiO_2对受冲击强度的提高效果比纳米CaCO_3更为明显,掺入1%纳米SiO_2的再生混凝土具有最高的受冲击强度.纳米CaCO_3则表现为更有效地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冲击韧性和变形能力.纳米改性再生混凝土均呈现出比未添加纳米材料的再生混凝土低的应变率敏感性.  相似文献   
433.
夏清 《广东科技》2014,(12):106-106,89
高性能混凝土综合优异的技术特性,引起了世界各国材料界和工程界广泛的重视和关注。随着社会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来研究和开发高性能混凝土,使其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原料选择及配合比的设计,耐久性、稳定性等其他结构性能甚至应用技术方面也都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434.
435.
本文介绍了新增国道207孟州黄河公路大桥设计情况。该桥是新增国道207跨越黄河的控制性工程,主桥为2×(6×80m)+(7×80m)钢混组合梁桥,采用架桥机正孔架设施工,跨大堤桥采用(50m+80m+50m)钢混组合梁桥,引桥分别采用50m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和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梁全长3 007m。  相似文献   
436.
国外的作业非常注重体验而收效非常好,而我国的假期作业却缺乏有效性由此引发对体验式作业的尝试与思考,从而发现体验式的作业更能够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人生需要,更善于被学生接受,从而能够有效拓展课堂。  相似文献   
437.
438.
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一种形式,可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使用,有较大的发展前景.运用全截面塑性的基本概念,提出了4个基本假定,依据这4个基本假定推导出了端部未加强的一字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39.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我国高速公路混凝土施工进行相关方面的阐述,探究其施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提高高速公路混泥土施工技术方面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440.
为了提高废弃陶瓷在混凝土中的利用率,将废弃陶瓷破碎、筛分加工成人工细骨料,按不同比例(10%,20%,30%,40%及50%),且分别采用“C”替代法(即传统替代方式,要求陶瓷细骨料细度模数与天然河砂细度模数相近即可,等质量取代)、“P”替代法(陶瓷细骨料一对一平均替代对应的不同粒径的天然河砂)、“D”替代法(陶瓷细骨料一对一且仅替代粒径为1.18,2.36和4.75mm粒径相对较大的天然河砂)及“X”替代法(陶瓷细骨料一对一且仅替代粒径为0.15,0.3和0.6mm粒径相对较小的天然河砂)取代天然河砂,制备陶瓷细骨料混凝土.共设计21组混凝土,包括基准混凝土1组,“C”,“P”,“D”及“X”替代法各5组.水胶比均为0.49,进行混凝土28d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水胶比为0.49的条件下,陶瓷细骨料掺量不大于50%时,陶瓷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基准混凝土为同一强度等级,均到达C30强度等级要求;不同的替代方式,对应的陶瓷细骨料最佳掺量不同;不同的陶瓷细骨料掺量,对应的最优替代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