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合成了一种未见文献报道的2'-呋喃乙烯基苯并咪唑碘盐染料,分析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并用元素分析、UV、IR、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2.
从1-o-乙酰基-2,3,5-三-o-苯甲酰基-4-溴-β-D-呋喃核糖出发,在溴化汞催化作用下,合成了3个4-取代的核苷化合物,其中2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63.
首次研究了以2′(2呋喃亚甲基)水杨酰腙Schiff碱铜(Ⅱ)配合物[Cu(Ⅱ)-THBH]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该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从大到小为:SCN-,Sal-,ClO4-,I-,Br-,NO3-,Cl-,NO2-,SO23-,SO24-,H2PO4-.电极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对SCN-在1·0×10-1~5·0×10-6mol/L浓度范围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3·4mV/dec(25℃),检测下限为1·2×10-6mol/L.利用交流阻抗和紫外可见光谱初步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响应快、重现性好、检测限低、制备简单等优点.将电极初步应用于实际样品废水分析,结果与HPLC法一致.  相似文献   
64.
65.
研究了18-碳酸-3,4-呋喃二酯对昆明小鼠精子超微结构的影响.处死10只健康有生育力的雄性小鼠,取睾丸组织,获取具有高活力的精子悬浮液,测定18-碳酸-3,4-呋喃二酯的瞬间杀精活性;然后将经过处理的精子团块固定在2.5%的戊二醛溶液中,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8-碳酸-3,4-呋喃二酯的瞬间杀精浓度为4 g·L-1.在电镜下,精子头部顶体与核膜被破坏,在核质膜周边形成大小不一的虫蚀状缺痕,严重者,细胞核膜破裂/缺损,核染色质不均匀,呈颗粒样改变,有空泡形成.由此可见,18-碳酸-3,4-呋喃二酯有很强的体外杀精作用.  相似文献   
66.
维生素B1 作催化剂合成对称二呋喃羟基乙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维生素B1作催化剂合成对称二呋喃羟基乙酮,比较不同反应温度,洗涤产物的溶剂和重结晶的溶剂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证明新的合成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7.
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法研究一种苯骈二氢呋喃型新木脂素类化 合物——蛇菰宁的质谱裂解途径。分别对该化合物的准分子离子 m/z 379 [M+Na] + 和 337 [M-HH2O] - 进行碰撞诱导解离,获得它们的二级质谱碎片离子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正离子模式下的碎 片离子主要表现出化合物的主要官能团的裂解行为。例如,C-8位的羟甲基既可以脱水,也可以丢 失1个甲醇分子,生成的双键可以跟苯环形成共轭体系。C-1′位的氧代丙烯基可以丢失1个甲醛 分子,也可在加合离子Na+ 的诱导下发生裂解。而负离子模式下的碎片离子则反映了此类木脂素 的化学骨架裂解。综合分析这2种模式下的质谱裂解信息对苯骈二氢呋喃型新木脂素类化合物的 化学结构鉴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8.
南蛇藤植物中四个新生物碱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吉开 《科学通报》1988,33(20):1586-1586
自从卫矛科植物中发现抗癌活性物质——美登木素(Maytansine)和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以来,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对从卫矛科植物中寻找新的生物活性物质有极大的兴趣。南蛇藤 Celastrus angulatus Maxim.)的根民间用作杀虫农药,近来有报道它具有昆虫拒食作用。为了弄清其活性成分,作者从其根皮的丙酮提取物中,经溶剂分配处理,再通过氧化铝(中性)柱层析、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层析以及相应的制备薄层层析,共分得七个生物碱单体,它们都是无定形粉末。应用紫外、红外、高分辨质谱、高分辨核磁共振谱(400 MHz)以及二维  相似文献   
69.
4-(α-呋喃甲酰基)-PMP的核磁共振氢谱及分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解析和借助CSChemofficeMM2方法,首次对4-(α-呋喃甲酰基)、PMP的氢谱性质以及酮式和烯醇式异构体的键长、键角等进行了计算,讨论了键长键角的变化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70.
为了确定和描述平面五和六员环分子的几何,本文提出键长采用对应的标准键长,环键角用多重黄金分割技巧优化到该键角与对应的标准键角间的残差平方和最小。用该法计算了呋喃、吡咯和香豆素的环内键角,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很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