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2篇
系统科学   37篇
丛书文集   55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38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将轨枕下部的有砟轨道考虑为弹簧-阻尼系统,假设该弹簧-阻尼系统失效来模拟轨枕空吊状态,建立含轨枕空吊的有砟轨道-桥梁耦合模型.采用Newmark直接积分法求解车辆-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方程,计算列车通过时轨枕正常状态和空吊状态下轨道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同时对空吊轨枕出现的数量及纵向分布位置对轨道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对轨枕无空吊状态、单根空吊状态、连续2根空吊和间隔2根轨枕空吊4种工况下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连续2根轨枕空吊影响下轨道响应显著大于其他3种工况,间隔2根轨枕空吊的影响略大于单根轨枕空吊的影响,但差别较小;轨枕空吊对有砟轨道结构动力影响范围沿轨道纵向不超过2跨轨枕间距;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增加,轨枕空吊影响下轨道结构位移变化较小,加速度则明显加大,基本呈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22.
建立基于Drunker-Prager本构模型小净距隧道弹塑性三维模型,进行室内比尺模型试验的数值模拟。比较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之间的结果,验证数值模型试验的有效性。通过对围岩的位移、塑性区、整体塑性能释放、最大塑性应变分析,比较上、中、下岩盘等不同加固工况的优劣,为实际施工加固方案择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3.
本文基于厚层坚硬顶板的典型地质特征和理论分析结果,确定了垂向爆破弱化高度和循环爆破步距。通过顶板爆破弱化方案设计,将切眼拉槽爆破与两巷超前深孔爆破弱化技术有机结合,设计了炮孔布置方式、钻孔参数、钻具、装药量及工器具等,形成了厚层坚硬顶板爆破弱化控制成套技术,并通过现场观测,证实了该技术的合理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类似地质条件下工作面坚硬顶板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4.
根据现场径向水平钻井技术的需要 ,在前期常压条件下研究的基础上 ,对围压条件下旋转射流的破岩钻孔效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围压条件下 ,随着射流压力的增加 ,旋转射流破岩效率呈现出线性增加的趋势。随着喷距的增加 ,破碎效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即存在最优喷距。在围压低于 5MPa时 ,破碎红砂岩的最优无因次喷距为 2~ 2 .5 ;随着围压的增加 ,破岩效率呈指数下降趋势 ,最优喷距随围压的增加而减小。在同压差条件下 ,围压比射流压力对破碎效果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隐伏岩溶区小净距隧道开挖及爆破振动对施工安全的影响规律,以贵州省里平II号隧道工程为依托,以隐伏岩溶区小净距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LS-DYNA对不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及分析,得到了爆破振动效应下围岩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情况,总结了隧道爆破地震波沿隧道轴向及衬砌环向的速度衰减规律,分析了振动速度峰值随溶洞直径大小及溶洞隧道距离大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溶洞直径一定时,围岩竖向位移、隧道拱顶监测点振动速度峰值随着溶洞与隧道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溶洞与隧道之间的距离一定时,围岩竖向位移、隧道拱顶监测点振动速度峰值随溶洞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里平II号隧道中溶洞直径为2m且溶洞与隧道之间的距离为3m时,先行洞初衬最大主应力超出了混凝土抗拉强度,故爆破开挖前应对该位置进行加固处理,确保施工安全。可见,其分析结果可为指导隐伏岩溶区小净距隧道爆破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6.
采用考虑标量相对论效应、自旋-轨道耦合效应、芯-价壳层电子关联的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了CSi分子能量最低的解离极限C(3Pg)+Si(3Pg)对应的18个Λ-S电子态的电子结构.基于理论计算得到这些电子态的势能曲线,通过求解核运动的Sch?rdinger方程获得束缚态的光谱数据,理论计算得到的光谱数据与之前的实验值吻合...  相似文献   
27.
提出了一种预测公路复合地基工后沉降的新方法。首先,通过路基监测项目的灰色关联分析,优选影响路基沉降的相关预测变量,如道肩水平位移、孔隙水压力消散值及桩身应变等,在此基础上建立灰色多变量MGM(1,n)模型并给出相应的沉降预测方程。而后考虑监测数据序列的非等时间间隔影响,改进、完善此模型,使之能够对粉喷桩复合路基的沉降量进行准确预测。文中并给出应用实例,表明应用该法进行沉降预测,可以更全面地利用工程监测数据,更有效地预测路基工后沉降量。  相似文献   
28.
伪距差分利用误差的空间、时间相关性,通过差分消除卫星段和传输段部分误差,获得亚米级的定位结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增强系统(Ground-Based Augment System,GBAS)等。传统的伪距差分技术应用于静基准站条件,编队航行、飞行等应用需要进行动基准站条件下的相对定位。本论述首先对传统的静基准站伪距差分算法进行介绍,针对动基准站差分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单差的动基准站伪距差分算法,开展动态跑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单差的动基准站伪距差分的定位精度小于1m,可应用于编队飞行、航行等,为飞行器提供快速、灵活、准确的位置服务。  相似文献   
29.
近距离煤层顶层预采综采放顶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改造型支架低位放顶煤特点,提出了现场生产合理放煤方式选择的原则,在综放工作面进行一刀一放,、二刀一放、三刀一放和三刀二放,以及不同艺放煤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放煤步距为1.2m的双轮间隙放煤方式,这是近距离煤层预采顶层后,下层煤综放开采时最佳放煤方式,并在义马煤业集团常村煤矿进行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用逐步稳态替换法确定低渗油藏合理井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杨清立提出的非线性渗流连续模型及最新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逐步稳态替换法确定低渗透油藏的合理井距,分析启动压力梯度和驱动压差对合理井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合理井距有较大影响,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合理井距越小;启动压力梯度较小时,增大驱动压差可以增大注采井距;启动压力梯度较大时,驱动压差的影响不大,需要采取压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