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报告,在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中仅10%转化为真正所需的商品,剩余的90%转化为废弃物和污染物.  相似文献   
52.
本文研究磷苯妥英钠七水化合物合成的方法.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以苯妥英为起始原料,经羟甲基化、氯化、缩合、氢化、成盐制得磷苯妥英钠七水合物.其中,缩合一步所用二苄基磷酸银,是以苄醇为起始原料,经三步反应制得.经过八步合成反应和一步精制得到最终产物.该生产工艺稳定,其反应路线为一条较为理想的合成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53.
在对氯苯乙酮缩氨基硫脲(HL)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以Cu,Fe,Zn金属做阳极,首次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对氯苯乙酮缩氨基硫脲(HL)与Cu(Ⅰ),Fe(Ⅱ),Zn(Ⅱ)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4.
本文在对对硝苯乙酮缩氨基硫脲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用Cu、Fe、Zn金属做阳极,首次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对硝基苯乙酮缩氨基硫脲与Cu(Ⅱ)、Fe(Ⅱ)、Zn(Ⅱ)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水热法合成超细陶瓷粉体的工艺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从温度,pH值,前驱物等方面对水热法工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结果在合适的反应温度和烧结温度,反应体系的pH值控制在远离等电点(PZC)的pH,选用活性较大的前驱物有利于提高合成陶瓷粉体的性能。结论水热法是最适合于规模生产超细粉体的一种湿化学合成法,把它应用到功能陶瓷的制备中,可得到性能比常规固相法优越的陶瓷材料。  相似文献   
56.
<正>一、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1.化学合成法制备活性肽。美国化学家于1963年创建了经典的固相多肽合成法并因此获得1984年诺贝尔化学奖。该法主要是将带有氨基保护基的氨基酸的羧基端固定到不溶性树脂上,脱去该氨基酸上的氨基保护基,同下一个氨基酸的活化羧基形成酯键,从而延伸肽链形成多肽。多肽固相合成法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已经广泛用于多肽和蛋白质的研究领域,尤其是短肽的合成。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新合成的含硫希夫碱配体环庚酮双缩硫代对称二氨基脲,并在以此化合物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用Sn,Pb金属做阳极,首次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环庚酮双缩硫代对称二氨基脲(HL)与Sn(Ⅱ)、Pb(Ⅱ)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等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8.
丁酸环氧丙酯的化学合成与酶法拆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化学方法,收外消旋环氧氯丙烷出发,合成丁酸环氧丙酯,精制后可获得纯度96%以上的丁酸环氧丙酯,收率为47%。利用猪胰脂肪酶进行不对称酯水解反应,可获得光学纯度为93.3%(ee值)以上的R-丁酸环氧丙酯。  相似文献   
59.
本文在以2,4-二氯苯甲醛缩氨基硫脉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用Sn、Pb金属做阳极,首次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2.4-二氯氯苯甲醛氨基硫脲与Sn(Ⅱ),Pb(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0.
聚乳酸(PLA)是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介绍了聚乳酸的发展背景及其性能.阐述了合成聚乳酸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缩聚法和开环聚合,以及聚乳酸改性方法.并揭示了聚乳酸材料的研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