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5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广风 《科技信息》2012,(36):I0030-I0030,I0032
分析化学是关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对21世纪的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然而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及方式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很难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本文阐述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方案,希望通过改革,培养出具有40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2.
高等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科研素质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创造性人才的必备素质。近年来,通过加强本科生科研训练来培养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探索地方高师院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模式。  相似文献   
23.
探索式创新对制造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围绕知识基础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构建了基于探索式创新的知识整合能力对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并分析协作研发广度和深度的调节作用.利用2000~2017年中国制造业1239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型和创造型知识整合能力均与制造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  相似文献   
24.
当今世界科技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取决于创造型人才的多少,创造是人类心理发展的最高成就,是精神的最高标志,培养创造型的人才,是教育发展的方向.近几年来,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现就自己的做法谈一下粗浅的体会.1 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意识是指创造的愿望和动机,要激发创造意识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  相似文献   
25.
创新教育与创造型师资素质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的开展要有一支创造型的师资队伍作指导.而创造型的师资是指那些善于吸收教育科学成果,并积极将其用于教育教学,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独到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教师.  相似文献   
26.
李玉章 《杭州科技》1998,19(3):16-18
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新的世纪呼唤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素质的培养需要推进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依据创造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教育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创造型人才的新型教育。简单地说,创造教育是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1.国外创造教育发展动态美国是创造学的发源地。本世纪30年代以来,经过许多专家学者的潜心研究,创造学的理论构架初步形成。1970年成立了创造性领导中心后日趋成熟,进人80年代,美国政府认为这种创造力训练及开发活动,还必须从少年儿童开始,于是在1984年后,仅在中小学…  相似文献   
27.
谷种起源神话是文化起源神话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展现出了先民在特定时期内步入农业文明社会的艰难历程。在目前搜集到的谷种起源神话文本中,可以划分出若干不同的类型,其中"创造型"是较为特殊的一类。在15个民族的32篇神话文本中,根据创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六个亚类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8.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活动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智力,而且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29.
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