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07篇 |
免费 | 3203篇 |
国内免费 | 86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996篇 |
丛书文集 | 610篇 |
教育与普及 | 45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87篇 |
现状及发展 | 227篇 |
综合类 | 2209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1篇 |
2024年 | 498篇 |
2023年 | 745篇 |
2022年 | 705篇 |
2021年 | 886篇 |
2020年 | 855篇 |
2019年 | 596篇 |
2018年 | 356篇 |
2017年 | 533篇 |
2016年 | 577篇 |
2015年 | 804篇 |
2014年 | 1196篇 |
2013年 | 1116篇 |
2012年 | 1287篇 |
2011年 | 1285篇 |
2010年 | 1143篇 |
2009年 | 1357篇 |
2008年 | 1385篇 |
2007年 | 1174篇 |
2006年 | 968篇 |
2005年 | 863篇 |
2004年 | 743篇 |
2003年 | 658篇 |
2002年 | 628篇 |
2001年 | 608篇 |
2000年 | 542篇 |
1999年 | 473篇 |
1998年 | 393篇 |
1997年 | 353篇 |
1996年 | 307篇 |
1995年 | 253篇 |
1994年 | 242篇 |
1993年 | 193篇 |
1992年 | 165篇 |
1991年 | 136篇 |
1990年 | 121篇 |
1989年 | 109篇 |
1988年 | 82篇 |
1987年 | 45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54.
考虑接触摩擦的金属捻线捻制成形过程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立了捻线捻制成形过程中的接触摩擦模型,采用小球分裂算法和Augmented Lagrangian法进行接触搜索和接触力计算。提出钢丝绳捻制成形计算机模拟的系统模型,系统能够生成可被ANSYS直接调用进行非线性分析的APDL,数据文件。对钢丝绳一次捻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非零自扭转系数较自扭转系数取值0.0时,相应的法向接触压力和摩擦接触应力的值较大,且接触应力沿螺旋线呈条状分布;非零摩擦系数与无摩擦条件相比,相应捻制加工应力应变的值较大,且自扭转系数等于1.0时,线截面内的剪应力最小,塑性区对弹性区的制约较小,弹性恢复较大;考虑摩擦时钢线表面的轴向残余应力计算结果比无摩擦条件下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5.
供应链网络响应时间的一种模拟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供应链网络响应时间是供应链网络绩效评估的重要指标,现有的计算方法在反映供应链网络整体响应水平、网络随机性等方面尚存在不足。建立了计算供应链网络响应时间的模拟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网络的随机性与整体性,其计算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整个供应链网络的响应状况,为基于时问的供应链网络绩效评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56.
基于Agent组织的作战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是一种自底向上、综合的建模方法,是通过微观细节和规则研究宏观现象和模式的独特的研究方法,是一种研究复杂适应系统十分有效的工具。把作战系统视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将Agent组织理论应用于作战模拟,通过Agent在底层的交互作用来研究作战系统的涌现行为。在建模过程中,主要从作战单元Agent组织的角色的定义、静态结构建模和动态行为建模三个方面对作战系统进行建模。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Agent组织的作战模拟有助于揭示作战行为的本质特征和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57.
58.
59.
三车道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Nagel-Schrekenberg(NS)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速公路三车道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该模型中所有的车辆均遵循相同的演化规则,并允许车辆以一定概率换道.根据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了车辆减速概率、换道概率对车流量、车道利用率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情况下,此模型所得到的基本图显示出交通流量比单车道NS模型大,并且发现减少不必要的车辆换道行为可以使驾驶更安全.这些研究为管理三车道的道路系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0.
同时考虑了部件选择性失效传播引起的共因失效以及系统的不完全保护,提出了一种面向多状态复杂系统的基于蒙特卡洛模拟(MCS)的可靠性评估算法.传统方法只能解决可以转化为串、并联结构的简单系统的可靠性评估问题,而本文提出的算法打破了这种限制,使得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最后,通过两个示例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其因失效与不完全保护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