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综合类   5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讨内皮素(ET)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每日分次灌胃的方法建立了酒精性肝病的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技术动态测定酒精性肝病大鼠和正常大鼠血浆中内皮素浓度的变化。结果:酒精喂饲的大鼠其血浆内皮素浓度明显高于相应的正常对照组,而且随着酒精性肝病病变程度的加重,内皮素浓度也相应升高。结论:内皮素水平的升高可能与酒精性肝损伤有关,因为内皮素有强大的缩血管作用,可使肝血流减少,而这是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川芎嗪治疗老年人肺动脉高压及其与内皮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老年人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与内皮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右心导管直接监测肺动脉压力,观察静脉注射川芎嗪前、注射后20 min、注射后45 min肺动脉平均压力(mPAP)变化及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结果:静脉注射川芎嗪前、注射后20 min、注射后45 min mPAP分别为(3.6±0.3)kPa,(2.7±0.19)kPa,(2.9±0.1)kPa,血浆ET质量浓度分别为(60.7±13.5)pg/mL、(25.1±12.2)pg/mL、(28.3±12.8)pg/mL,注射后20 min、注射后45 min mPAP、ET分别与静脉注射川芎嗪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抑制内皮素的合成、分泌可能是川芎嗪治疗老年人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分析了内皮素的产生及作用机制,探讨了运动对内皮素的影响,提出不同运动使内皮素发生不同改变,在运动过程中内皮素参与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及心脏的重塑.为心脏内分泌功能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4.
孙双丹 《科学通报》1991,36(23):1825-1825
近年来,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在心血管系统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功能之一是调节细胞的分化、增生。高血压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是以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因而,IFN-γ对细胞分化、增生的这种调节功能可能在高血  相似文献   
35.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 ,分别对持续性植物状态 (PVS)患者血中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PVS患者血浆ET为 12 9.9± 6 1.92mg/mL ,显著高于对照组 72 .0± 2 1.73mg/mL(P<0 .0 0 5 ) ;PVS患者血清NO为 130 .889± 91.834 μmol/L ,显著高于对照组 72 .336± 6 0 .2 12 μmol/L(P <0 .0 5 ) .说明PVS患者血中ET和NO的含量异常与PVS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可为PVS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相似文献   
36.
雄性SD大鼠42只经冠状动脉口注射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0,观察其对内皮素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BQ1200.11-1.75ug/kg预处理后,内皮素引起的心律失常记分(AS)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趋势,BQ123为7ug/kg/AS降为0,与ET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BQ123拮抗内素致心律失常作用可能通过拮抗ETA受体实现。  相似文献   
37.
运动作为一种特殊刺激会引起机体内皮细胞分泌水平发生改变.该文总结人们研究的不同运动形式、不同运动强度及运动训练对内皮素分泌的影响,旨在促进运动对内皮素分泌的影响的研究,并为在运动训练中,探索合理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提高运动成绩,防止运动性疾病产生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8.
采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两肾一夹型)观察海洋硫酸多糖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DPS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造模第二天起分别以12.50,25.00,50.00mg/kg口服预防给药五周,每日给药一次。于约给药前、给药后第三周和第六周分别测定动态血压和心率。实验结束前,从每只大鼠取6mL,用试剂盒测定血清中NO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冰中AngⅡ和ET-1的含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14mg/kg)作为本实验阳性对照药。结果:DPS口服预防给药五周,可显示增加血清中NO的含量和降低血浆中ET-1的含量,且呈剂量依赖性;DPS亦能降低血浆中AngⅡ的含量,但未见剂量依赖性。结论:海洋硫酸多糖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体内NO生成或释放、降低AngⅡ和ET-1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对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作用以及不同浓度ET-1引起[Ca2+]i升高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采用分离的Sprague-Dawley大鼠心室肌细胞,以Fura-2/AM荧光指示剂负载,检测不同浓度ET-1引起[Ca2+]i变化。结果:ET-1引起[Ca2+]i升高呈双相反应,即起始的短暂快速相和随后的持续相。在1×10-9~5×107mol/L范围内,随着ET-1浓度的增加,其升高[Ca2+]i的作用亦增强;并且这种作用可被ETA的特异性受体阻断剂BQ123(2×106mol/L)所阻断。结论:ET-1升高[Ca2+]i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具有特异性,并且是通过ETA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电刺激小脑外侧核(LCN)对内皮素-1 (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的局部场电位(LFP)的影响。方法 ET-1定点注射诱导大鼠运动皮层局灶性缺血模型,造模后休息1周,安上自制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刺激组给予30 HZ脑深部电刺激(DBS),每天8 h,连续14 d。采用电生理记录系统分析LCN DBS前以及DBS 14 d后的前肢刺激诱发LFP。结果 ET-1诱导局灶性缺血后,患侧皮层的电生理活动显著低于健侧(P<0.001)。给予电刺激治疗后能显著提高患侧皮层诱发的LFP(P<0.001),但与健侧比仍有明显差异(P<0.01)。同时,分析不同波段LFP的数据结果显示,与电刺激前相比,电刺激后Theta波(P<0.01)、Alpha波(P<0.05)以及Beta-1波(P<0.01)患侧/健侧LFP功率的比值均显著升高。结论 ET-1定点注射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后,局部场电位降低,皮层神经元活动减弱,而LCN DBS对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