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4篇 |
免费 | 53篇 |
国内免费 | 11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2篇 |
丛书文集 | 84篇 |
教育与普及 | 10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8篇 |
现状及发展 | 9篇 |
综合类 | 20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65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88篇 |
2013年 | 80篇 |
2012年 | 107篇 |
2011年 | 120篇 |
2010年 | 117篇 |
2009年 | 125篇 |
2008年 | 130篇 |
2007年 | 104篇 |
2006年 | 98篇 |
2005年 | 81篇 |
2004年 | 83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82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7篇 |
1983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段恒勇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19(3):75-78
研究正硼酸盐体系La1-x-yCexTbyBO3中C3+e,Tb3+离子的发光特性,指出了C3e+,T3+b离子间能量传递机理为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的无辐射共振能量传递.激活剂T3+b离子的临界距离在体系La1-x-yCexTbyBO3中为7.7A;而且当C3+e离子浓度较高(x=0.1mol;左右)时其能量扩散对C3+e,T3+b离子间的能量传递有影响.得出在体系La1-x-yCexTbyBO3中,C3+e,Tb3+离子间的无辐射能量传递几率(ω)和效率(η),η远远大于81%. 相似文献
82.
报道了各向异性高温超导体在非均匀磁场中水平振动和垂直振动和稳定性,测量了不同我力振幅下悬浮高温超导体的振荡幅度,首次观察到悬浮超导体在外力频率为20-40HZ时出现共振振荡,并用通常的振荡理论分析了体系统的行为。 相似文献
83.
本文分析了通过一高细度法布里-珀罗装置的低发散度高斯光束的传输,推算出了所讨论的传输光波相关参数,分析了在低反射率和高反射率两种情况下光束经法布里-珀罗装置的传输情况。 相似文献
84.
复旦大学常微分方程组和一般力学组部分师生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5,(Z1)
一、引言电磁动力式压缩机是一种利用共振原理制成的压缩机,它的体积小、效率高。我们从数学、振动理论方面对它进行了一些讨论,现把空载时的初步讨论整理出来,以征求同志们的批评指正。电磁动力式压缩机以外加交流电作为能源,靠着带电导线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受到正弦扰动力而进行受迫振动。它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相似文献
85.
本文借助混合角,导出IVA族元素组合跃迁几率Ain与共振跃迁几率Are关系,简化Ain计算,且讨论组合跃迁特性。 相似文献
86.
LC串联电路非共振固有振荡与数学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天申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1):45-48
由于LC元件的储能作用,当简谐激励频率fs与LC串联电路的固有频率fo成整数倍:fo=nfs(n=2,3,4,……)时,LC回路中也会产生电磁振荡.讨论了这种非共振固有振荡不同于谐波共振的原理;运用等效负阻的方法,导出了描述LC串联电路非共振固有振荡的变系数二阶微分方程;给出了模糊数学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在共振条件下分数阶微分方程的多点边值问题,应用重合度理论,建立了关于解的存在性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8.
本对空压机储气罐噪声产生的机理及其特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摸索出一种方便可行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89.
以一种新型拱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主撑杆计算模型,求解出主撑杆的固有频率,确定了主撑杆各处风速及其临界风速.通过编程对共振时结构最大位移响应进行计算,得到主撑杆在发生风致涡激共振时最大位移响应及其发生位置. 相似文献
90.
以功率分流式行星减速器中薄壁齿圈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构建了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模态叠加法计算其在动态啮合力作用下的结构动响应,得到了额定工况及行波共振情况下齿圈节点位移及动应力响应的时域历程,对节点位移动响应中的频率成分做出了分析.就齿圈转速、与齿圈啮合的行星轮个数及齿圈厚度对其动响应的影响做出了讨论,为齿圈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