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0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541.
通过学生校园伤害事故中学校承担民事责任现状的分析,认为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在性质上属安全保障义务,并应以此为基础建立统一的学校侵权责任制度。学生校园伤害事故中,学校宜统一承担侵权责任,对学校过错宜适用过错推定,其责任形式有直接责任和补充责任两种。  相似文献   
542.
吕静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4):139-142
数字化期刊蓬勃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但数字期刊对纸质期刊的侵权也随之而来。避免侵权案件的发生,形成数字期刊与纸质期刊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相似文献   
543.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竞合问题,至今尚无定论。本结合我国立法现状与司法实践,从责任竞合产生的原因出发,比较、分析了各种典型学说和两大法系对该问题的解决办法,认为责任竞合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正常现象,同时,鉴于我国法律未能很好解决责任竞合问题,因此要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立法必须允许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就如何获得经济赔偿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且基于法律的稳定性和公平性,应对债权人选择请求权予以明确限定。  相似文献   
544.
545.
《科技促进发展》2010,6(3):110-110
实践证明,硬件创新远远跟不上软件创新的速度;对软件创新形成“专利为主、严禁侵权、巨额赔偿”的机制,这是美国软件行业崛起的司法基石。目前,美国继续捍卫这一基石,并把软件的专利司法保护触角伸展到全世界。  相似文献   
546.
我国《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并纳入人格权请求权制度,从立法层面对学界争论已久的人格权的地位及人格权请求权在民事权利体系中的定位做出回应.人格权请求权独特的性质、侧重于事前预防的救济目的及其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区别,决定了人格权请求权在民事权利体系中的独立定位.但我国《民法典》尚未明确人格权请求权的种类,司法适用上的...  相似文献   
547.
专利侵权与假冒专利是专利违法行为中最为常见的情况。为了矫正违反分配正义的专利违法行为,专利行政管理机关对专利侵权与假冒专利行为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规范和制约。由于所涉及的社会利益不同,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对专利侵权与假冒专利的执法权范围要有所区别。运用行政执法手段追求矫正正义、维护专利法治环境的基本理念并贯彻于专利行政执法的始终。  相似文献   
548.
2009年中国首部《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将我国食品从"卫生"标准上升到"安全"标准的高度,确立了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其中的惩罚性赔偿无疑是这部法律中较为成功的制度设计.指出《食品安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尚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实践中出现困境.提出《食品安全法》的修改,应科学确定惩罚性赔偿范围标准,设定赔偿数额的浮动限额,规定最低赔偿数额,注意制度之间的衔接,从而在立法上保证其在制度体系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践上保证其功能能够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549.
侵权责任法》颁行之后,对于我国适用民事法律有效调整社会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我国现行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检讨,指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所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立法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550.
理论上,我国目前有四部立法涉及到肖像权的侵权责任认定。实践上,我国法院并不拘泥于"未经本人同意"和"以营利为目的"等条件来认定侵犯肖像权。应该说,肖像权的理论构建须着眼于肖像的物质性利益和精神性利益的双重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