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68篇 |
免费 | 426篇 |
国内免费 | 294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91篇 |
丛书文集 | 319篇 |
教育与普及 | 32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3篇 |
现状及发展 | 65篇 |
研究方法 | 3篇 |
综合类 | 72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63篇 |
2023年 | 153篇 |
2022年 | 164篇 |
2021年 | 201篇 |
2020年 | 205篇 |
2019年 | 135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114篇 |
2016年 | 126篇 |
2015年 | 172篇 |
2014年 | 326篇 |
2013年 | 330篇 |
2012年 | 395篇 |
2011年 | 460篇 |
2010年 | 469篇 |
2009年 | 466篇 |
2008年 | 486篇 |
2007年 | 490篇 |
2006年 | 414篇 |
2005年 | 335篇 |
2004年 | 304篇 |
2003年 | 306篇 |
2002年 | 269篇 |
2001年 | 248篇 |
2000年 | 212篇 |
1999年 | 201篇 |
1998年 | 131篇 |
1997年 | 151篇 |
1996年 | 135篇 |
1995年 | 131篇 |
1994年 | 102篇 |
1993年 | 83篇 |
1992年 | 80篇 |
1991年 | 69篇 |
1990年 | 49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丙烯酸丁酯-有机蒙脱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BA-OMMT/P(MMA-ITA)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单体已插层进入有机蒙脱土层问发生聚合反应,使有机蒙脱土片层间距由原来的0.59nm增加到0.88nm以上, 且有机蒙脱土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32.
通过对多平台多种企业逻辑支持技术结构的分析,介绍了该机构在信息系统设计中的优越性.分析了该结构在应对企业需求变化及多种数据库平台时的优点及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3.
一种新的基于层次式的网格调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的资源调度方案及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层次式的网格资源三层调度模型,它由主调度器、次级调度器和计算节点组成.通过模拟和分析,该资源调度模型在调度性能上明显优于集中式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134.
姚志广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1):74-76
文章首先介绍了B/S三层客户/服务器结构,并分析了XM L和三层客户/服务器的有关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企业信息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用B/S三层客户/服务器搭建企业信息系统的动态集成.最后以实际的案例对该模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5.
10kV配网系统中实现微机自动化对于提高企业地供电质量意义重大,与供电系统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相对应,工厂10kV配电站网络系统的自动化建设应该从中心主站层建设、分站层建设和子站层建设三个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136.
唐安慧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Z1)
探讨了应用不同精度DEM生成嵌套地形的方法,并通过共享公共边界的方式解决地形层次细节间的无缝连接问题.同时研究了通过纹理替换来实现三维虚拟环境下不同专题图的动态切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7.
138.
本文在论述了检修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比较流行的三层架构模式和中间件技术,详细说明了辽宁省调开发的一套先进的检修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实现方法及具体功能。通过设计现代化的调检修票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对电网的安全稳定的运行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9.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是目前旧路改造中常用的方法,根据不同形式产生反射裂缝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及综合整治办法。 相似文献
140.
具有纳米氧化层自旋阀薄膜的XP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带有两种纳米氧化层(NOL)Ta/Ni80Fe20/Ir19Mn81/Co90Fe10∥NOL1∥Co90Fe10/Cu/Co90Fe10∥NOL2/Ta的镜面反射自旋阀薄膜的化学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CoFe/NOL1和NOL2/Ta界面处发生了热力学有利的化学反应. CoFe磁性敏感层仍保持金属特性,部分氧化的CoFe和Ta发生界面反应,使得Ta覆盖层被氧化成Ta2O5,形成NOL2. 由于仍存在部分金属CoFe,NOL1为不连续的氧化层,使得与IrMn层仍存在直接的交换耦合作用. 在退火过程中,IrMn层中的Mn原子扩散到NOL1中;然而,由于NOL1和扩散的Mn原子发生界面反应,生成Mn的氧化物,从而阻止Mn原子的进一步扩散,使其偏聚在NOL1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