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5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9篇 |
丛书文集 | 17篇 |
教育与普及 | 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篇 |
现状及发展 | 3篇 |
综合类 | 4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在国际低油价的背景下,经济高效地实现油气生产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是油气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天然气井生产数据的采集传输是实现生产预警、动态分析及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的有效手段,传统天然气井数据采集传输方案存在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及设备功耗高等问题,不适宜在偏远低效天然气井部署。通过对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技术优势,并结合偏远低效天然气井生产特点、环境配套及信息化需求,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经济可靠的、基于LoRa和NB-IoT异构组网的数据传输方案。方案采用传感器采集气井生产数据并通过LoRa技术传输至采集传输模块,经过解析后通过NB-IoT技术传输至云服务器,调控中心通过访问云服务器方式实现远程监控。根据本文方案对气井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设计高效率、低成本、低功耗地实现偏远低效天然气井数据采集传输,对传统信息化建设方案提供了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82.
基于2 μm CMOS工艺!设计实现了一种2.4 V低功耗带有恒跨导输入级的RailtoRail CMOS运算放大
器。采用尾电流溢出控制的互补差分输入级和对称56类推挽结构的输出级,实现了满电源幅度的输入输出和恒
输入跨导;运用折叠共源共栅结构作为中间增益级,实现电流求和放大。整个电路在2.4 V的单电源供电下进行
仿真,直流开环增益为76.5 dB,相位裕度为67.6,单位增益带宽为1.85 MHz。 相似文献
83.
84.
采用间歇脉冲电压激励并使传感器在临界饱和状态下工作的磁通门磁力仪具有低功耗的特点,在检波和放大电路上采用同步解调和深度负反馈技术,改善了磁力仪的性能。 相似文献
85.
宰文姣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1)
设计一种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矿井无线报警系统.MSP430单片机为系统控制器,CC1100模块实现信息的无线收发,LCD12864和键盘模块构成人机交互平台,语音芯片ISD4002-120实现报警信息的语音播报,详细叙述了系统设计方案.当矿井中发生突发事故时,可实现自动或手动报警,系统中各报警模块以接力传递的方式将报警信息传递到各个工作点及地面上的监控中心,工作人员根据LCD显示或语音播报信息获得事故种类、事故地点等完整信息,为逃生或抢险提供帮助.通过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6.
提出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与随机森林的矿工运动状态识别算法MSR-WPT-RF,用于监测矿工生命体征,识别运动状态.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构建的矿工体域网生命体征采集节点具有低功耗性能、丢包率低、时延低等优点,运动状态识别算法能够取得最高91%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87.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设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艺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4):382-385
对嵌入式系统实现低功耗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低功耗系统设计的硬件和软件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多种最新的嵌入式静态随机存储器低功耗设计技术。存储器的总功耗为动态功耗和静态功耗之和。动态功耗又分读周期功耗和写周期功耗。减少动态功耗的主要技术:(1)降低开关电容。(2)降低充放电电压摆幅等。减少静态功耗的主要技术是降低衬底电流和栅电流等。对多种低功耗技术做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9.
90.
高效混叠采集是一种高精度地震勘探新作业模式,可大幅缩短野外地震勘探作业的周期,降低采集成本,而激发源控制是该新作业方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控制时间的精度和随机性都将直接影响采集资料的品质。提出一种混叠激发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采用基于MAX-7Q、STM32L475、SDINBDG4-16G-XI1等器件的低功耗设计技术,结合周期性启动MAX-7Q模块进行时钟同步算法,使用地震检波器拾取的数据作为种子,生成数值大小、偏差程度可控的随机数作为抖动激发时间。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系统的激发控制时间数据的抖动值具有数值大小、范围可控,随机性强的特征,满足混叠激发作业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