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5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吕新美  陈峻峰 《科技信息》2008,(22):328-329
本文为了解决氧化剂的再次利用问题,利用氧载体可逆吸收氧的特性,采用乙二胺作为氧载体,考察了在pH值相似、不同摩尔数硝酸根的情况下铈(Ⅲ)的氧化能力。并对通过氧化分离稀土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简便、易于操作,转化率可由浓度、摩尔数和时间进行有效控制,运用于实践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罗丹明B,乙二胺和水杨醛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个罗丹明B衍生物,以此衍生物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其对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结果显示:加入Al3+离子后溶液颜色有明显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定量测定,测定了该探针对Al3+离子响应的选择性和检出范围。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条件下考察了苯甲酸与乙二胺的反应,对反应产物,主要副产物及反应中的间体进行了分离和鉴定,通过熔点测定,无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产物为2-苯基咪唑啉,主要副产物为二苯甲酰乙二胺,中间体之一为乙二胺与苯甲酸形成的双盐,试验发现在不同溶剂中反应的产物和副产物的比例,产物纯度相差很大,对反应机理及溶剂效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32P,^89Sr,^153Sm等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骨痛的机制,疗效和副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慧兰 《科学通报》1990,35(14):1070-1070
我们以前的工作曾报道过一类辅酶B_(12)的模型化合物RCo(Salenn)L(即烷基钴双水场醛乙二胺,L为H_2O或无水)的甲醇溶液在加热或光照条件下产生钴-碳键断裂的反应:Co(Salen)L的生成已为电子光谱证实,但烷基自由基寿命短(例如CH_3·的寿命只有10~(-3)s),用一般方法很难检测。 我们采用了检测短寿命自由基的新方法——自旋捕集技术,对RCo(Salen)L溶液光  相似文献   
16.
钴(Ⅲ)与乙二胺手性配合物的合成与拆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叙述了具有光学活性的钴(Ⅲ)与乙二胺配合的新合成方法,研究了「CO(en)3^3+」对映体的拆分及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7.
探讨 (± ) -1 ,2 -二苯基乙二胺 (3 )的几种合成路径 ,选择路线四来合成化合物 (3 ) ,并经 (-) -酒石酸拆分得到了 ( ) -1 ,2 -二苯基乙二胺 ,该路线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易控制、收率高、生产操作安全性好等特点 ,所得化合物经 MS、IR、1 HNMR等表征 ,结构正确 ,产品纯度经气相色谱分析达到 99.0 %以上 .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乙二胺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乙二胺盐酸盐再利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厂对乙二胺的回收问题;首先以工业乙二胺盐酸盐为原料,加热熔融后,以固体氢氧化钠作为中和剂,经过隔水反应,再通过常压蒸馏得到含水乙二胺;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钠加入量为理论用量的1. 2倍时,乙二胺的产率最高;然后对得到的含水乙二胺经过分子筛、无水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物理吸附脱水,再通过改进文献使用的萃取精馏法,使用单塔间歇精馏脱水成功得到纯度为99%的乙二胺。  相似文献   
19.
通过模拟试验添加乙二胺二琥珀酸([S,S]-EDDS)后,研究在酸雨淋溶下紫色土中Cd,Hg的溶出风险.研究发现,施加EDDS后土壤中Cd的溶出量显著提高.相同EDDS用量下,单次施加(T1)对土壤Cd浓度为2mg/kg的Cd的溶出量略高于多次施加(T2),分别为1.294mg/kg和1.212mg/kg,溶出率为64.7%和60.6%.施加EDDS后,淋溶初期Cd浓度对环境有较高风险,20d后,随EDDS降解,Cd的溶出量迅速下降.未施加EDDS(T3)条件下,Cd的单次溶出量维持在0.001~0.006mg/kg较低水平.在土壤Hg浓度为2mg/kg情况下,3种处理使土壤中Hg累积溶出量分别为36.242,30.507和16.121μg/kg,溶出率不足2%.酸雨淋溶下,添加EDDS能促进Cd、Hg向易迁移的形态转化,使得Cd及Hg更易随淋溶液释放出来,增大了对下层土壤甚至地下水的环境风险.等量EDDS在不同添加方式不会对土壤中残留Cd,Hg形态造成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用电导法研究了在25 ℃时稀土硝酸盐与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在 C H3 C N、 C H3 O H、( C H3)2 C O 及 D M F 中的配位反应,计算了1∶1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摩尔电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