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1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3篇 |
教育与普及 | 3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6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9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华绒螯蟹复眼的组织学结构及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组织切片及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中华绒螯蟹复眼的形态结构,中华绒螯蟹的复眼约由21000个小眼组成,每个小眼由折射器、受纳器和反 光器组成。折射器包括角膜与晶状体,角膜覆盖在眼睛外部的表面,由复杂的几丁质组成,产生角膜的成角膜细胞位于角膜下方;晶状体由晶体细胞内部物质形成,位于角膜和感杆束之间,感杆束由小网膜细胞膜突起的微绒毛汇合形成;受纳器即小网膜;反光器由两种色素构成,即远端色素与近端色素小;小网膜细胞形成轴索,穿过基膜上的网眼,联系神经节瓣。 相似文献
99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理政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被文史学家梁启超称为“汉人著述第一流”的《淮南子》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理,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99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根基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有差异有相通,可以相互契合、相互补充.唯物史观与中国民本思想、唯物辩证法与中国辩证思维方式、科学社会主义与大同社会理想、共产党员修养与君子人格之间具有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理论依据;中... 相似文献
994.
“性命之学”作为中华文明独有的一门实践性、修习式的学问,是儒家精神的集中体现,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神人文主义”,“第二个结合”深度激发了“性命之学”跨越时空的内涵特质,创新了其在历史轨迹的学理空间。文章以“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从古之“性”与“命”的内涵出发,深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性命之学,并提出了成就的路径。 相似文献
995.
李莉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23,(3):65-69
新媒体拓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化生存路径,也使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在师范生培养阶段,提升师范生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其具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能力、实现育己和育人的融合统一,是时代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巧妙运用新媒体,有助于激发师范生习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开拓学习渠道、及时跟进习得成效,促进师范生自身文化素养的有效提升。灵活运用新媒体,有助于师范生广泛搜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有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及时回望审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从而切实提升师范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996.
从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持续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全方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等五个方面,探究在全社会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997.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既标志着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又发轫了以八一精神为代表的人民军队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建军精神的重要源流之一,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爱国报国情操、自强不息精神、民本意识、艰苦奋斗品质、舍生取义情怀是建军精神形成的深厚土壤。同时,建军精神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发展,体现了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间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弘扬伟大的建军精神,对于现阶段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坚定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