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27篇 |
免费 | 147篇 |
国内免费 | 34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81篇 |
丛书文集 | 425篇 |
教育与普及 | 33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5篇 |
现状及发展 | 49篇 |
综合类 | 73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98篇 |
2022年 | 110篇 |
2021年 | 137篇 |
2020年 | 103篇 |
2019年 | 108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95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150篇 |
2014年 | 333篇 |
2013年 | 317篇 |
2012年 | 337篇 |
2011年 | 426篇 |
2010年 | 439篇 |
2009年 | 445篇 |
2008年 | 500篇 |
2007年 | 420篇 |
2006年 | 381篇 |
2005年 | 365篇 |
2004年 | 306篇 |
2003年 | 347篇 |
2002年 | 315篇 |
2001年 | 333篇 |
2000年 | 270篇 |
1999年 | 212篇 |
1998年 | 179篇 |
1997年 | 209篇 |
1996年 | 207篇 |
1995年 | 158篇 |
1994年 | 169篇 |
1993年 | 141篇 |
1992年 | 116篇 |
1991年 | 166篇 |
1990年 | 129篇 |
1989年 | 100篇 |
1988年 | 55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1927年 | 1篇 |
192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培养质量的需要,实行研究生学院二级管理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研究生二级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实行二级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3.
114.
绿色化学目前已成为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受到国内外许多化学家们的关注。本文对绿色化学、绿色合成、原子经济性等概念作了简要介绍,主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实现绿色合成的有效途径,并对绿色化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对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度的一般方法,并且以原子吸收光谱测量空气中铅含量为例,分析了原子吸收法的测定结果不确定度,使实验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6.
600MW超临界汽轮机停运后快速冷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红海湾电厂600MW汽轮机组快速冷却系统及操作步骤,比较分析快冷系统投运的良好效果,指出大型汽轮机组采用快冷系统,能大大缩短其停运后冷却时间,节省检修工期,提高机组可用系数。 相似文献
117.
118.
颗粒组成和分布对大掺量粉煤灰水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粉煤灰资源大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低,在水泥中粉煤灰的掺加量低于40%。研究粉煤灰掺加量大于50%的粉煤灰水泥技术已引起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密切关注。将粉煤灰直接大量掺入水泥会导致水泥早期强度的降低和凝结时间的延长。本文研究的大掺量粉煤灰水泥,在水泥原材料中加入3%的晶核素,通过晶核诱导作用,使粉煤灰中的硅、铝氧化物迅速生长成稳定的水化矿物相,提高了粉煤灰水泥的早期强度,解决了大掺量粉煤灰水泥早期强度低的问题。粉煤灰的掺加量为50%和60%时,大掺量粉煤灰水泥达到了GB175-2007通用水泥标准的32.5#粉煤灰水泥性能指标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粉磨时间和粉煤灰掺加量,得到若干组不同的粉煤灰水泥试样,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方法,研究了颗粒组成及分布对大掺量粉煤灰水泥性能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颗粒级配和水泥性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改变粉煤灰水泥的颗粒级配及组成来达到改善水泥性能的目的。结果表明:对同一配比的粉煤灰水泥,当粉磨时间改变后,影响水泥强度性能的颗粒区间会发生变化;不同配比的粉煤灰水泥,当粉磨时间不同时,其有效作用区间颗粒也有较大的差别,对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起作用的区间颗粒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19.
120.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3):F0003-F0003
刘雅君,女,汉族,1954年7月生,陕西黄陵人,中共党员,国家注册二级建造师。1978年9月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分配到延安大学任教至今。1985年3月至1986年1月赴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赴西北建筑工程学院(今长安大学)研修“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