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9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15篇
系统科学   223篇
丛书文集   76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3313篇
自然研究   1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Mid-troposphere CO2 data retrieved by the AIRS (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 were validated with five ground-based stations and aircraft measurement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IRS CO2 products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ground and aircraft observations. The data had a monthly average accuracy better than 3 ppmv. In this study,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mid-troposphere CO2 from January 2003 to December 2008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is satellite product.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atmospheric CO2 was higher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an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The yearly average results show a gradual increase from 2003 to 2008. In China, the annual growth rate was about 2 ppmv/a, similar to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Australia and India, but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Canada and Russia. Mid-troposphere CO2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r over northern China than over southern areas, due to differences in natural conditions and industrial layout. There were four centers of high CO2 concentration between 35° and 45°N over China, with low concentrations over Yunnan Provinc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seasonal CO2 variation with peak concentration in spring and the lowest concentration in autumn.  相似文献   
52.
本文导出空间开链型机构惯性力完全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提出相对平衡的概念。论证开链型空间机构中有含移动自由度的运动副时,用重新分布质量法不可能使该机构惯性力完全平衡。本文还提出把闭链型空间机构分解成开链型空间机构,并利用开链型空间机构惯性力完全平衡的方法解决闭链型空间机构惯性力的完全平衡。  相似文献   
53.
借助超图地图(SuperMap)软件,采用最邻近距离模式和基尼(Gini)系数等研究方法,对济源示范区11个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态势进行测定.发现济源示范区旅游景区总体空间结构呈均匀分布、区域内空间结构呈集中分布且集中度较高;临近景区之间资源属性单一,旅游景区空间布局不合理.提出区域统筹规划,对景区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提...  相似文献   
54.
以福建省海岸带环境调控决策支持系统为例 ,对环境模拟建模、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空间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融合而成的环境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首先提出了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可扩展的体系结构 ,并结合应用需求着重介绍环境空间数据仓库的设计、数据挖掘的过程以及若干环境模拟与评价可扩展模块的实现方法 ,最后给出应用系统的功能框架和系统界面 .  相似文献   
55.
全球变暖背景下,黄土高原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对社会经济及植被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黄土高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FVC)影响,可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基于2000—2020年黄土高原64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和MODIS NDVI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极端降水和FVC时空变化特征及极端降水对FVC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黄土高原地区总降水量PRCPTOT、中雨日数R10mm、大雨日数R20mm、强降水日数R25mm和降水强度SDII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区域西部和北部强降水总体增加,但区域南部呈干旱化。2000—2020年黄土高原FVC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集中分布在区域中东部,占区域总面积的32.00%;显著下降趋势主要分布在南部少部分地区,仅占区域总面积的4.91%。2000—2020年黄土高原地区F...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从植物种群个体分布格局在时空系列上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探讨植物种群结构的演变特点。种群分布格局与种群数量动态密切相关,种群数量的消长造成了种群分布格局类型(typc),格局规模(scale)、格局强度(intensity)、格局纹理(grain)的相应变化。在时间,空间梯度系列上,随着环境旱化程度的加强。旱中、中旱生类型的种群或消失,或种群分布格局的规模逐浙缩小,格局强度加强,格局纹理变粗;早生类型的种群分布格局观模则有扩大的趋势,格局强度减弱,格局纹理变细,可见,环境因子的改变,特别是水分状况的改变,是种群分布格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7.
我国红树植物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我国红树植物的分布规律.对21个红树植物分布地点的分析表明,各地具有的红树植物总数存在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为0.5144±0.1830.根据不同红树植物空间自相关情况,可以将红树植物的分布划分为5种类型,均有效地反映了红树植物的分布特点.分析表明,自然状况下,红树植物的分布格局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迁移和隔离障碍决定的,但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58.
为了研究近年来喀斯特高原山区刺梨种植空间格局变化与地形土壤的影响,以盘州市为例,对影像采用目视解译、地学统计分析及实地调研等方法获取2017年和2019年的刺梨种植空间分布特征,引入RS和GIS技术手段详细研究了2017年和2019年的刺梨种植空间分布格局时空变化特征与地形因子、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9.
为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期间洪泽湖水质变化,基于2013—2020年洪泽湖调水期水质监测数据,采用Daniel趋势检验分析水质年变化趋势,通过空间插值得出各湖区水质分布规律,并进一步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水质主要污染类型。结果表明:2013—2020年洪泽湖调水期水质在合格至轻度污染之间,TP和TN为主要超标因子;时间上水质有变好趋势,空间上过水区水质最差,但有转好趋势,而成子湖区和溧河洼区有所恶化;污染类型以富营养化污染为主,氮磷营养盐影响较大;水质污染以入湖河流输入和建设用地增加人类活动的污染为主要来源,还伴有偶发污染事故;时间上洪泽湖对东线输水的综合水质有改善趋势,建议进一步加强相关污染防治工作,保护洪泽湖水环境,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60.
运用分形理论和方法对齐齐哈尔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聚集维数、网格维数、关联维数进行了测算.三种维数的测算结果表明:57个镇的空间分布从市区向四周密度是递增的,这是不正常的,各城镇以近似于几何中心的富裕镇表现出了较好的聚集形态;57个镇及市区空间分布的总体均衡性适中;9个县城及市区的空间分布比较集中,空间关联性较强.最后,对测算结果所揭示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