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5篇
系统科学   73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12个网架悬挂吊车吊点试件进行了静力及疲劳试验.对吊点试件的破坏形式进行了分析,得出高强螺栓疲劳断裂是吊点试件的主要破坏.提出了吊点高强螺栓的疲劳曲线及疲劳强度表达式.为悬挂吊车吊点的疲劳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2.
文章讨论了两自由度车辆模型无源主动悬挂基于最优状态反馈控制的参考控制策略,以解决无源主动悬挂的非线性控制问题。该参考控制以有源主动控制器为理想的参考对象,当无源主动悬挂的执行机构与有源执行机构的输出同向时,控制是最优的,文章同时还给出了实现该参考控制的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73.
本文对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乙酯的共聚合作了研究.并采用均聚共混方法制备标准样品,由红外光谱法分别测定标准样品和共聚样品中乙基和羧基的相对峰高。从而测得共聚大分子链节比(摩尔),最后用YBR法求得二元共聚竞聚率,从而判断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组成。  相似文献   
74.
在介绍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径向悬浮力产生原理基础上,分析和推导了径向悬浮力和径向悬浮力绕组中电流及永磁体等效电流之间的关系,采用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策略对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径向悬浮力进行解耦控制,并在电机不同负载情况下设计了数字控制系统.采用TMS320LF2407 DSP研制了数字控制控制系统硬件,并开发软件.实验结果表明,电机空载运行在3000 r/min时,转子径向位移振动幅值小于100μm,电机在0~3000 r/min时,能够实现转子快速稳定悬浮和运转.  相似文献   
75.
为了获得火炮在强化路上进行牵引试验的总里程,需要研究悬挂柔性件的疲劳寿命。根据疲劳寿命计算的需要给出了测试系统精度要求。选择测试仪器的精度,设计制造工装具控制传感器的安装精度,进行牵引试验,测试悬挂系统缓冲位移。建立了悬挂系统缓冲位移与悬挂柔性件应力之间的函数,获得了悬挂柔性件的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化系数。证明用测试悬挂系统缓冲位移方法,可以获得柔性件应力、疲劳寿命和强化系数。  相似文献   
76.
为制备聚丙烯纤雄改性用的添加剂,考虑在聚苯乙烯上接枝极性官能团。采用了苯乙烯与丙烯酸系单体水相悬浮共聚的方法在其分子链上引入羧酸根。通过控制引发刑的添加量以控制聚合产物相时分子质量及分布,以满足纤维改性的使用。并通过采用傅立叶红外(FTIR)谱图中羰基在波数1740~1720cm^-1处的特征峰和苯环在1600cm^-1处的峰高比对丙烯酸类单体在共聚物中的含量进行测算。结果证实中和度对共聚比的影响较大,丙烯酸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共聚比与投料比接近。  相似文献   
77.
基于多体理论的履带车辆半主动悬挂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尹忠俊  陈兵  顾亮  黄华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2):286-289,305
在多轮车辆悬挂系统线性振动模型基础上,证明了悬挂最优阻尼比的存在。提出了统计意义上的最优阻尼控制策略,此即为履带车辆悬挂半主动控制的理论基础。通过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的虚拟样机方法对某型履带车辆整车悬挂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合“机械系统+控制系统”联合仿真技术。对比了该车分别采用被动悬挂和半主动悬挂时的动力学特性,得出了该履带车辆采用半主动悬挂可显著降低车辆振动加速度,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78.
根据起重机油气悬架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应用ADAMS/Hydraulics软件建立了包括温度、油缸摩擦和阻尼、油管尺寸、蓄能器接口阻尼以及油缸接口阻尼等影响的油气悬架系统虚拟样机模型,并给出其主要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的对比,证明了油气悬架系统虚拟样机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油气悬架系统的一些主要参数对系统非线性特性的影响。为油气悬架系统对全路面起重机的整车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摩托车半主动悬架分层预测控制及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龙  陈花玲  陈玲莉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8):2239-2243,2246
行驶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是衡量车辆悬架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而基于磁流变技术的半主动预测控制与其它控制方法的结合则是改善悬架性能的一种先进控制方法。为提高控制效果,提出了一种悬架振动分层建模预测控制的新思路,即将前后轮系均看作是相互独立的底层二自由度系统,推导出协调底层关系的上层关联动力学方程,结合轴距预测和LQR优化控制方法,以前轮检测到的路面激励作为后轮下一步输入的激励,然后以簧载质量质心处的垂直加速度和俯仰加速度为上层控制目标进行协调,继而得到所需的半主动控制力。通过对一个四自由度摩托车模型的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在线计算量少,前后轮系易于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以提高控制效果。该方法对于多轮系车辆的振动控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0.
静电陀螺支承系统的内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静电陀螺支承系统超前-滞后PID控制器参数确定过程的复杂性,引入反馈控制器处理不稳定对象,处理后的对象采用一种改进的内模控制方法,推导了内模控制静电支承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和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结果表明,控制器可由新的稳定对象的逆、不稳定分量和一个低通滤波环节相乘得到,确定过程简单.给出了MATLAB环境下的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内模控制的静电陀螺支承系统跟踪无静差,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