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92篇
系统科学   62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69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安全间隙是衡量安全信道编码保密性能的重要参数,目前相关研究主要考虑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 BER)安全间隙,未考虑误字率(word error rate, WER)安全间隙。为同时减小安全信道编码BER和WER安全间隙,提出一种两次加扰方案。在发送端信道编码器前后各设置一个加扰器,相应在接收端信道译码器前后各设置解扰器,同时增大低信噪比区域的接收BER和WER,减小BER和WER安全间隙。对方案的差错概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信道编码采用BCH码时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采用相同信道编码和外扰码器的方案,所提方案在减小WER安全间隙的同时也减小了BER安全间隙。  相似文献   
32.
针对多序列跳频(multi-sequence frequency hopping, MSFH)通信系统在对偶信道存在干扰信号的情况下易引发误码的问题,提出了结合伪随机特征码的MSFH(pseudo-random feature coding MSFH, PRFC-MSFH)通信方法。在信道频率间隔内调制伪随机特征码作为信号来源的特征信息,减少对偶信道受干扰的影响,达到抗干扰目的。建立了PRFC-MSFH发射接收通信模型,根据模型推导了PRFC-MSFH在不同干扰下的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 PRFC-MSFH在跟踪干扰条件下较常规跳频约有3~5 dB性能增益,在最坏多音干扰条件下较MSFH有约6~7 dB性能增益,具有较强的综合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33.
MLC型NAND闪存中基于MI异构的Polar码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多级单元(multi-level-cell,MLC)闪存的耐久度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MLC闪存信道中基于互信息量(mutual information,MI)异构的polar码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LLR)分布在MLC闪存信道和AWGN(additivewhite Gaussian noise)信道中的差异性,以MI重新拟合LLR分布,得到在闪存信道下等效的标准方差,从而进行高密度存储系统中的polar码优化设计.随后,分析了不同的polar码构造法对多级存储单元的纠错性能影响,并与所提的构造方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文优化方法优于AWGN信道下传统的构造方法,当编程/擦除(program-and-erase,PE)循环为21 000次时,与蒙特卡罗法相比其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提升2个数量级,且在BER为2 × 10-5时可增加6 800次的编程/擦除循环.  相似文献   
34.
给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无记忆信源模型的分析变长码抗误码扩散能力.该方法通过分析序列中某一时刻某个码字出现的概率,以及该码字发生错误后正好变成与该码字同码长的另一码字的概率,得到该时刻不发生误码扩散的概率.而整个序列不发生误码的概率为该概率的序列长次幂.模拟计算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在不增加平均码长和码方差的情况下,选择出抗误码扩散能力最好的码组.  相似文献   
35.
Turbo/MAP编译码器中的交织器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讨论采用软输出迭代译交织级联卷积码(Turbo码)编译码器中的交织器优化设计问题.从基于最大后验概率(MAP)算法与迭代译码的Turbo码编译码原理出发,给出交织器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分析其特点;提出“保奇偶”的随机交织器设计方案,它能有效地改善某些以提高编码效率为目的的“删余截短”Turbo码的纠错性能.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一些Turbo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中采用不同交织器时的误码率数据,分析了交织类型和交织深度的变化对Turbo码纠错性能的影响.针对Turbo码的特点提出了在卫星通信等应用中交织器设计的实用性结论.  相似文献   
36.
分析了在静态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上应用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非规则LDPC码在相同的调制方式,不同的映射模式下的误码性能,并与规则LDPC码的性能作了比较,结果显示,在静态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上,不同的映射模式下,非规则LDPC码的误码性能均优于规则LDPC码的误码性能,非规则LDPC码在相同的调制方式下,格雷映射的误码性能优于自然映射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37.
Reed-Solomon (RS) codes have been widely adopted in many modern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ew method for error detection in the syndrome calculator block of RS decoders. The main feature of this method is to prove that it is possible to compute only a few syndrome coeffi-cients — less than half — to detect whether the codeword is correct. The theoretical estimate of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 new algorithm failed is shown to depend on the number of syndrome coefficients computed. The algo...  相似文献   
38.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被普遍认为是当今最先进的一种纠错码(信道编码)。LDPC码,图模型,迭代译码的研究热潮已在全球流行有10年以上。这篇论文高度概括的简述了LDPC码的背景和基本知识,从一些独特的视角并联系多个领域提出一些对LDPC码相关知识的理解方法和见解主张,总结了LDPC码当今最新的研究进展。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提出作者认为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39.
各国规范对柱端箍筋加密区都有详细规定,但是各国之间的横向对比能让人清楚地认识各国规范之间的差别.通过对比中国、美国及欧洲三者对抗震框架柱端箍筋加密区配箍要求,发现当轴压比较小时,中国的柱端配箍特征值与欧、美的相比差别不大;但当轴压比较大时,中国的配箍特征值比欧、美的规定小很多.  相似文献   
40.
The application of protograph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 codes involves the encoding complexity problem.Since the generator matrices are dense,and if the positions of "1" s are irregularity,the encoder needs to store every "1" of the generator matrices by using huge chip area.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we need to design the protograph LDPC codes with circular generator matrices.A theorem concerning the circulating property of generator matrices of nonsingular protograph LDPC codes is proposed.The circulating property of generator matrix of nonsingular protograph LDPC codes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corresponding quasi-cyclic parity check matrix.This paper gives a scheme of constructing protograph LDPC codes with circulating generator matrices,and it reveals that the fast encoding algorithm of protograph LDPC codes has lower encoding complex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osed theorem.Simulation results in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 channels show that the bit error rate(BER) performance of the designed codes based on the proposed theorem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GB20600 LDPC codes and Tanner LDPC co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