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515篇 |
免费 | 1381篇 |
国内免费 | 115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952篇 |
丛书文集 | 578篇 |
教育与普及 | 21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4篇 |
现状及发展 | 188篇 |
综合类 | 20023篇 |
自然研究 | 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68篇 |
2023年 | 180篇 |
2022年 | 291篇 |
2021年 | 298篇 |
2020年 | 294篇 |
2019年 | 269篇 |
2018年 | 244篇 |
2017年 | 379篇 |
2016年 | 379篇 |
2015年 | 539篇 |
2014年 | 854篇 |
2013年 | 678篇 |
2012年 | 1079篇 |
2011年 | 1149篇 |
2010年 | 804篇 |
2009年 | 1028篇 |
2008年 | 1032篇 |
2007年 | 1429篇 |
2006年 | 1335篇 |
2005年 | 1203篇 |
2004年 | 1095篇 |
2003年 | 949篇 |
2002年 | 819篇 |
2001年 | 720篇 |
2000年 | 705篇 |
1999年 | 564篇 |
1998年 | 508篇 |
1997年 | 469篇 |
1996年 | 396篇 |
1995年 | 323篇 |
1994年 | 323篇 |
1993年 | 303篇 |
1992年 | 262篇 |
1991年 | 235篇 |
1990年 | 217篇 |
1989年 | 194篇 |
1988年 | 156篇 |
1987年 | 106篇 |
1986年 | 45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韩正忠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0,10(4):53-54
介绍了韩国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措施。在借鉴韩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在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应当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2.
本文从三方面论证了现阶段对于我国众多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来讲,选择直线制组织结构将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3.
114.
利用数字仿真方法,重点分析了油压伺服系统中固体摩擦、负载质量、阀中位开口量及阀口周向长度对系统广域稳定笥的影响,揭示了油压伺服系统中存在的歇动现象和多重稳定构造问题。 相似文献
115.
传统的控制方法大多需要知道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而许多复杂的实际系统 ,其准确的数学模型往往不易得到 ,或者难以求解。采用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 ,对形如 x(n) =f( x,t) g( x,t) u d( t)的非线性系统进行跟踪控制 ,其中 f( x,t)和 g( x,t)为未知非线性函数 ,且其边界未知 ,d( t)为未知有界扰动 ,为减少对被控制对象信息的依赖性 ,没有利用专家知道 ,也没有利用被控对象的历史运行数据 ,通过利用基函数类神经网络动态逼近函数 f( x,t)和 g( x,t) ,对自适应调整控制系统输入 ,得出基于 RBF网络的滑模变结构自适应控制方案 ,经过理论分析 ,证明了控制方案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6.
117.
介绍了上海香港广场深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施工与现场量测结果。在建立围护结构计算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和编制相应计算程序的基础上,对围护结构的变形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与计算与计算,从而得出了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的空间分布规律和随开挖时间延误而发生变化的规律,同时与现场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其方法和结论对软土深基坑的设计与开挖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8.
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协整分析等方法,对1980—2020年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农村聚落生态系统时序演化特征及协整关系进行探析。主要结论如下:(1)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主要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对农村聚落生态系统产生影响;(2)农村聚落生态系统动态度大致经历了1980—2005年的变化微弱期、2005—2010年前后的中间下降期和2010—2020年的快速上升期;(3)1980—2020年,各省(区、市)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体系不断优化,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4)93.55%的省(区、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农村聚落生态系统规模的相关系数大于0.7,且至少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5)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农村聚落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协整,呈现长期均衡关系,且长期弹性为0.829。 相似文献
119.
为提升砌体墙的抗弯性能,降低墙体平面外脆性破坏的风险,采用超高延性混凝土(Ultra-high Ductile Concrete,UHDC)面层加固砌体墙段,并开展了7个加固后墙段的四点弯曲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各试件的破坏模式、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等特性. 结果表明:单面和双面UHDC面层加固改变了传统砌体墙的脆性破坏状态,加固后试件呈现延性弯曲破坏模式;UHDC面层对砌体受弯构件具有良好的约束增强作用,显著提升了抗弯承载力和变形能力;UHDC面层厚度的增加更有利于提高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受压区UHDC面层对砌体的抗弯承载力贡献小于受拉区面层.最后,提出了单面和双面UHDC面层加固砌体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为UHDC面层加固砌体受弯构件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20.
为获得渡槽整体结构动力特性,开展单向SIMO法、双向MIMO法环境激励模态试验,选用增强频域分解法识别纵向、横向、竖向、横竖双向模态参数.结果表明:2种方法识别出的模态大多数谱峰明显、识别效果较好;纵向模态以排架结构振动为主,槽身整体平动或转动或不动;前4阶横向模态以排架结构振动为主,槽身整体平动或转动或横摇,第5阶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