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7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采用贴片云纹干涉实验方法,测试并研究了带单边裂纹正交异性材料拉伸试件的应力强度因子。从理论上推导出位移与应力强度因子之间的关系式,给出拉伸试件云纹图,实测应力强度因子KⅠ及kⅡ.  相似文献   
92.
93.
本文讨论了用双激光全息干涉法测量温度场和浓度场的误差问题,分析了各种误差来源及其计算方法,指出了扩束器和成像透镜的色差是引起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文中还给出了修正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基于激光电子散斑干涉技术(ESPI),对涂层失效过程的电子散斑干涉技术检测平台进行设计搭建,在不破坏涂层前提下,观察到浸泡失效过程中涂层的原位、实时和动态干涉条纹,并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将原位、实时观察到的条纹与零时刻条纹图像相减后进行计算机二值化处理,得到反映涂层失效信息的原位、实时及动态图像.针对环氧色漆/碳钢涂装体系,证实了电子散斑干涉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并根据其检测图像的变化,将环氧涂层的浸泡过程分为三阶段:初期没有斑点,涂层完好;中期出现模糊的斑点,涂层防护作用下降;后期出现清晰的黑色大斑点,涂层丧失防护能力.实现了涂层/金属界面失黏、膜下金属腐蚀微观发展过程原位、实时和动态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95.
本文提出一种简便而实用的激光横向位错干涉判断激光准直的方法。分析了准直原理,讨论了平行平面板楔角和横向位错宽度对准直判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本文描述了一种性能优良的条纹分析系统.该系统将相移技术应用于全息干涉计量中,能自动、快速、准确地获得干涉图的相位场.分析一幅条纹图(256×256×8bit)仅需2分钟,重复精度可达±5°.  相似文献   
97.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极化干涉SAR技术是近年SAR遥感领域内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概述了极化干涉SAR技术基本理论,并总结了目前极化干涉SAR技术的应用现状;然后在详细介绍国外ALOS-PALSAR、TerraSAR-X和RADARSAT-2三个典型星载极化SAR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极化干涉SAR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围绕光学测量表面粗糙度R_q的精度提高问题,应用Leger理论,侧重讨论了投射到测量表面的两束激光相干光束之间的夹角δx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指出了一条提高测量精度和扩大测量范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
为精确测量普朗克常数h,实现能量天平法建立量子质量基准,提出了三轴双频激光外差干涉和折叠式Fabry-Perot(F-P)干涉绝对距离测量相结合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用于精密测量和定位能量天平装置中沿竖直方向在均匀磁场中运动的互感线圈位移。用三轴双频激光外差干涉精密测量运动线圈的质心位移和姿态,位移测量不确定度为10nm;进而将F-P腔干涉绝对距离测量与外差干涉测量结果进行比对和校准。仿真表明,采用本文方法,当位移测量范围约为30mm时,测量分辨率优于1nm。将该方法运用于真空中线圈位移测量,相对测量不确定度优于1.0×10-9。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应用全息散斑照相技术和复势理论,对界面裂尖附近的位移进行测量和分析,计算出界面裂尖的复合应力强度因子。最后,与有限元法算得的复合强度因子进行比较,结果一致,说明此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