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021篇
自然研究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21.
通过对黑麦(Secale Cerenle.L.)、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L)幼苗叶片的分段取材,利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植物叶肉原生质体质膜的发育特征。我们发现(从叶片基部开始到叶尖)双子叶、单子叶植物原生质体的质膜发育具有相似的规律性。原生质体幼龄时,质膜表面出现了各种突起组成的球状“微区”,随着细胞的成熟,质膜表面逐渐变得多皱,进而光滑,其方式在单、双子叶植物略有不同。本文详细地描述了质膜的形态发育特征,同时讨论了这些特征与叶肉原生质体其它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2.
讨论了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法)鉴别细菌技术的可行性,尝试了在25 ̄500℃范围内对四种细菌进行快速的DSC扫描,并据所得图谱对细菌进行鉴别,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为鉴别细菌提供了一种快速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3.
本文利用进程的四种状态及其相互转换的图示,提出一种简单、直观,清晰、系统的图形,用来表示离散系统中的进程生命周期及交互影响,可作为建立离散系统仿真模型的一种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24.
以硅为探针、带有自然氧化物的硅(100)晶面为基底样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探针扫描速度对于单个微凸体系统中摩擦力的影响.首先,利用热噪声标定法测量出硅悬臂梁的法向弹簧常数和法向灵敏度;然后,利用改进的楔形校准法,通过扫描三角光栅得出侧向灵敏度;最后,测量出扫描区域为15μm×15μm、正压力为-5~10 nN、扫描速度为2.5~1 000μm/s下的摩擦力.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速度下摩擦力随正压力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加,服从经典库仑定律.当扫描速度小于40μm/s时,速度增加所导致的摩擦力的增加不明显;当扫描速度大于40μm/s时,速度增加则引起摩擦力急剧增加.该结果与热激发的Tomlinson模型的计算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25.
针对正交三维扫描测头的3个探测方向间存在着相互干涉,即耦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区域变参数系数矩阵的正交三维扫描测头标定方法.运用3×3系数矩阵对测头进行标定,该方法依据测头变形量的正负将标准球划分为4个基本区域,通过控制测头接触标准球上不同区域中的若干探测点,在每个探测点上向标准球球心方向连续步进测量,利用两者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标定方程,运用最小二乘方法确定出4个标定矩阵,实现了正交三维扫描测头的高精度标定.采用2种方法对标定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多区域变参数系数矩阵的标定方法是可行的,具有标定快速、准确的优势,为正交三维扫描测头的高精度测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6.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0.67Ca0.33Mn0.9A0.1O3(A:Cr,CoFe,Cu)系列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系列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单相性很好;以元素Cr,Fe,Co替代时,样品呈现较均匀的颗粒,而元素Cu替代时样品呈大片状结构,空洞半径按替代元素Cr,Co,Fe,Cu的顺序逐渐变大,说明替代元素与Mn离子的半径之差Δ是影响样品空洞半径及缺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7.
采用静态阻垢实验考察了静电场与ESA/AMPS共聚物共同作用时的阻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静电场与ESA/AMPS共聚物对碳酸钙和磷酸钙有协同阻垢作用,静电与ESA/AMPS共聚物对CaCO3的协同阻垢率比药剂单独作用时最大可提高19%;静电与ESA/AMPS共聚物对Ca3(PO4)2的协同阻垢率比药剂单独作用时最大提高量可达73.3%。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CaCO3垢样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ESA/AMPS共聚物对垢样晶形有扭曲作用,而静电与ESA/AMPS共聚物协同作用时,与共聚物单独使用时的垢样没有太大改变。  相似文献   
128.
高温后活性粉末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分析了高温后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外观、质量损失和抗压强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利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经历不同高温后的RPC微观结构变化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经历温度低于400oС时,水泥水化反应和火山灰反应互相促进,RPC微观结构得到改善,抗压强度较常温时有所提高;经历温度为400~800oС时,C-S-H凝胶由连续块状变为尺寸较小的分散相,钢纤维与基体粘结界面处的裂纹逐渐形成并扩展,聚丙烯纤维融化后的孔道加剧了RPC的内部缺陷,RPC微观结构不断恶化,抗压强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9.
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直接对目标结构表面进行三维量测,并采用三维阵列点云的方式来生成结构物表面的三维形态和记录点位坐标,打破了传统的桥梁变形监测方法仅有数个独立点的局限性,扩大了桥面变形监测范围,提高了结构物的观测精度,并能快速、完整的进行量测。本文将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引入到桥梁变形监测中,基于全长331.2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背景,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其温度变形进行探索。在监测环境温差20℃范围内,对其进行多次桥面几何形态数据采集,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对基于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的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s)曲面提出了一种新的变形测量方法,得到整个桥面的变形测量结果,再与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模得到的各温差下理论变形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基于NURBS曲面的分析处理方法获得的变形测量值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并能够获取桥梁点-线-面的整体变形监测结果,与单点变形监测相比,弥补了其缺乏线性变形及整体变形特征的不足,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0.
以重庆来福士高空连廊结构为项目依托,阐述了大型复杂钢结构变形监测的新方法和具体技术路线。针对变形监测中点云数据难以拼接的问题,通过空间特征点实现坐标系配准;针对变形监测点选取困难、数量多、工作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算法提取结构的挠度变形曲线的方法,实现无监测点的变形监测;同时将有限元仿真模拟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变形监测相融合,根据三维扫描变形监测结果反向修正有限元计算,通过应力变化评估结构受力状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变形监测中的难题,保证了工作的效率和有限元计算的准确性,对于结构的健康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