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1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0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低温往复试验及等效阻尼比推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对-20、-35、-50℃低温环境中叠层橡胶隔震支座进行往复水平推剪试验的思路和主要结果,论述了采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建立的用Bouc-Wen模型模拟橡胶隔震器滞变回复力的多目标优化拟合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对-50℃的温度条件下与室温下阻尼值的相对变化关系进行了对比,指出在低温环境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阻尼比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932.
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震下土-桩-结构相互作用的这一热点问题的理论研究作了系统总结.总结了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过程,讨论了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并针对某些理论研究思路及现状加以评述,可供此领域的研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33.
卫星红外异常预测短临地震是我国科技工作首先开发研究试用的开创性新方法。简介了该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我国震前增温异常反映地震的历史到运用卫星红外异常预测短临地震的开发研究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从红外异常时空动态与地震活动的对应关系的统计分析,论证了红外异常预测短临地震新方法的科学性、普适性和可行性,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如地形、地物、气象等的干扰和排除,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34.
本文论述了江汉平原活动构造带的地质地貌标志,探讨了活动构造带对江汉平原地震特征的控制作用,这一工作在工程建设中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和确定抗震设防指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5.
混凝土重力坝地震响应数值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混凝土重力坝动力响应分析的时域有限元法.其中,地震波的输入方法以及无限地基辐射阻尼的模拟方法都是在柱面波动方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方法先通过对无限地基的人工截断获得有限计算域,然后沿人工边界布置一系列弹簧和阻尼器来模拟无限地基,在有入射波的边界上用与入射波速成正比的等效力来实现地震动的输入.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易于实现,并能够保证一定的精度.  相似文献   
936.
非发震断层场地地震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建立了12个理想化断层场地模型,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及相应的波动输入方法,用二维动力有限元分析了非发震断层场地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断层对场地的地震动有明显的影响,距断层越近的场地震动的放大系数越大。对于垂直断层,场地的振幅放大效应对称分布,而倾斜断层对其上盘地震动的影响要大于下盘场地地震动的影响。断层破碎带厚度变化对场地的地震动影响不大,而断层的深度变化对场地地震动的影响作用明显。断层破碎带边界处发生了强烈的波型转换,而中间位置波型转换较小。  相似文献   
937.
在强震区地质灾害发育因素评价中,离发震断裂的远近与地震波传播、衰减等响应紧密相关,是不可忽视的变量.灾害点的数据量很大时,对其指标提取工作,须借助于图形软件的有关功能.除主流的GIS方式外,着重研究了在Auto CAD系统中求取各地质灾害点与断层距离指标的命令.将输入的一系列点与各条曲线进行两重循环,利用求曲线上最近点的vlax-curve-getClosestPointTo函数,逐点逐线求解.选用汶川地震灾害实例进行测试,对于点数上万及线段节点数百的问题规模,用时不超10 s,表明CAD系统也是提取距离指标的有效辅助手段;同时该实例也展示了断层距离对震害区地质灾害影响的显著性.因此,对此类实际而又细碎的基础问题,需重视各种软件系统求解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938.
利用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和ADINA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引入三维梁单元和壳单元,编制了框架结构空间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程序,并建立框架结构空间三维杆系模型,对地震作用下的框架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反应分析,得到了结构的自振周期和顶层水平位移时程曲线.通过振型分析,模拟结果符合建筑物的实际震害,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表明采用ADINA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是可行的,并具有较高的精度,为进行建筑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39.
地震波频率对巷道围岩动力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地震波频率对巷道围岩动力响应的影响,建立了5个围岩性质不同的巷道模型,利用动力有限元疗法分别对各模型在0.2、0.5、0.7、1、1.5、2.5、4、6、9、12、15Hz等11个频率的地震波作用下的闱岩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型,并对各模型在不同频率地震波作用下的最大动应力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输入波动的振幅特性不变的情况下,某一频率或频率范围的波动能够激发模型的最大响应。随着模型介质剪切波速的增大,最大响应频率逐渐由低频向高频移动。  相似文献   
940.
科学、合理、准确地预测地震应急物资需求,能够为物资的筹集和调度提供快速决策的依据,从而提高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效率.基于中国2008—2020年具有破坏性的地震灾害数据,运用回归分析研究与地震受灾人数相关的典型应急物资的需求量预测问题.通过假设检验和模型修正后,采用差值度量结果的四分位法对受灾人数预测结果进行调整,最后计算应急物资饮用水和衣服的需求量.实证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及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