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48篇
  免费   1209篇
  国内免费   1934篇
系统科学   5577篇
丛书文集   467篇
教育与普及   8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现状及发展   223篇
综合类   2690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380篇
  2022年   507篇
  2021年   598篇
  2020年   663篇
  2019年   491篇
  2018年   467篇
  2017年   625篇
  2016年   668篇
  2015年   910篇
  2014年   1401篇
  2013年   1228篇
  2012年   1850篇
  2011年   1862篇
  2010年   1481篇
  2009年   1908篇
  2008年   1768篇
  2007年   2264篇
  2006年   2011篇
  2005年   1801篇
  2004年   1641篇
  2003年   1342篇
  2002年   1173篇
  2001年   1004篇
  2000年   867篇
  1999年   688篇
  1998年   487篇
  1997年   506篇
  1996年   467篇
  1995年   329篇
  1994年   352篇
  1993年   266篇
  1992年   255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99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144篇
  1987年   109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波纹纤维混凝土的动力耗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曲线纤维的几何特点和受力性能 ,推导了波纹纤维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在本构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动力耗散研究  相似文献   
32.
周松  张志俭 《应用科技》2002,29(8):48-51
利用微机软仿真实现模拟器就地系统中仪表的动态实时显示和开关的实时控制,可以节省的大量外部设备,提高系统可扩充性。本文介绍了该技术实现的方法,即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数据双向通讯的实现途径。经实践验证,本文的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33.
连铸坯角部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连铸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系数法铸坯角部热通量模型,为准确研究铸坯角部传热、应力和角部缺陷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4.
分析了液压支架的压力特性并提出对压力变送器的技术要求,阐述了压力传感器的选择和外围电路的设计,对压力变送器的信号调理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35.
针对板料成形过程中工件与模具不同的接触条件,采用常摩擦模型,提出相应的摩擦应力的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的模拟分析,证明了该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探讨了摩擦对成形结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板料与凹模和压边圈之间的摩擦阻碍了金属向凹模内流动,对板料拉深成形是不利的,而增大凸模与板料之间的摩擦则可以有效限制制件侧壁的变薄,这对成形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36.
针对基于MEMS技术的PCR微芯片温度控制难的问题,通过对该芯片的传热过程进行简化并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芯片内部的热传导和温度变化过程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利用CFD-ACE+软件对芯片的热传导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芯片具有较高的升、降温速度。芯片在自行构建的温度控制系统下进行了热循环反应,对GUS基因成功实现了扩增。  相似文献   
37.
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CAI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ATLAB开发平台,利用其可视化编程能力的GUI,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与仿真,开发了控制系统CAI应用软件,它具有较强的教学、实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针对飞行动作数据随机性强与长度不一致的问题,提出通过减小动态时间规整(DTW)算法的搜索空间,并定义不同特征参数贡献度的概念,实现对飞行数据的多元时间序列融合,从而完成对战术机动动作的识别。通过引入预分类和细分类结合的方式,对动作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根据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WDTW)算法对待测数据进行识别。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传统DTW算法,WDTW算法通过降低算法复杂度,识别计算时间变化明显;对核密度与精准度系数的分析表明识别准确率亦有所提高。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9.
以一维有缺陷混凝土板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Leverberg-Marcluardt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对缺陷的深度与厚度进行识别,从而实现对混凝土板内部缺陷的三维重构,称为红外CT模拟.两类神经网络算法的识别结果表明:Leverberg-Marcluardt神经网络较径向基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收敛精度与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