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15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62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针对干扰目标的空间定位问题,推导出一种双站测向定位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测向定位的插值同步计算问题,对水平等速直线飞行目标的航迹进行研究,分析了目标高低角和方位角的变化规律,采用一种有效的有理插值——倒一次插值,作为测向插值同步计算函数,使两雷达站送来的数据在时间上具有同一性,提高了定位精度,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12.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通过对雷达信号进行部分采样并迅速转发, 在当前脉冲重复周期内, 产生相干假目标串, 使得基于传统频率捷变雷达的目标检测面临严峻挑战。因此, 在频率捷变技术基础上提出一种捷变频雷达联合脉内频率编码的抗间歇采样干扰方法。针对间歇采样干扰时域不连续的特点, 通过脉内频率编码-脉间频率捷变实现子脉冲间的相互掩护。脉冲压缩后, 首先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自适应计算阈值并抑制干扰, 然后通过二维稀疏重构方法实现目标检测。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对抗间歇采样干扰。  相似文献   
313.
复杂电磁场景中多种转发干扰并存, 严重影响了雷达的探测效果, 而传统的波形设计方法多针对一种特定的干扰样式进行分析, 面对多种干扰时对抗效果有限。针对此问题, 对脉内线性调频相位编码脉间频率捷变波形进行了综合优化设计。首先, 在分析脉内脉间多种转发式干扰样式的基础上, 兼顾转发干扰与波形本身特性进行代价函数设计。之后, 利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优化波形参数, 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效果。最终, 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波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14.
针对在速度拖引干扰下, 脉冲多普勒雷达导引头无法精确跟踪、制导目标的问题, 提出了基于概率数据关联的抗速度拖引干扰算法。对于雷达导引头角度测量信息和Doppler测量信息, 采用序贯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目标状态估计。根据Doppler信息强非线性的特点构建了伪量测信息, 并提出了在Doppler量测更新滤波估计阶段,采用概率数据关联算法进行抗速度拖引干扰。给出了算法的推导过程, 并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 采用该算法能够稳定跟踪释放多重速度拖引干扰的目标, 有效抑制速度拖引干扰对制导信息估计的影响, 改善导弹的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315.
多元矢量合成的干扰方法因其能造成波前相位的失真, 被公认为是对抗追踪体制雷达最好的手段之一。但大多数研究都从雷达方分析多元矢量的干扰性能, 需要事先了解雷达的测角体制, 而本文从干扰方的角度考虑, 建立多元矢量合成的干扰场景, 推导合成信号的幅度与相位表达式, 分析多元矢量合成的波形特征, 就中心畸变程度和有效畸变区这两个波形特征, 通过NSGA-Ⅱ算法对各阵元干扰信号幅度增益、相移量、阵元个数等参数进行优化分析。仿真实验表明, 不同阵元数量下波前相位有所不同, 而通过增加适当数量的阵元, 可以有效提高合成波中心畸变的程度, 改善合成波中心点的干扰性能, 但对于有效畸变区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16.
针对常见的转发式欺骗干扰,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免疫算法的欺骗信号检测方法。在载波相位双差检测的基础上, 构造正常信号和欺骗信号两种检测模式; 然后利用免疫算法获取待检测数据与监测器的亲和度指数, 筛选出符合阈值要求的监测器, 从而解算出待检测数据隶属于各检测模式的概率。为进一步解决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出现的虚警问题, 引入自适应算法对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进行非线性自适应调节, 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方法对于欺骗信号检测准确率能够达到98.8%, 有效地实现了欺骗干扰信号检测。  相似文献   
317.
针对电子对抗领域中侦察干扰一体化的应用需求以及对宽、窄带雷达的作战需求,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收发信道化和数字并行上下变频结构的双模侦察干扰一体化架构。重点研究了无盲区50%重叠收发信道化的实现原理; 并建立了仿真模型, 评估了其对宽窄带信号的重构能力, 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两种模式协同工作的策略和依据。通过双模协同工作, 不仅可实现对不同带宽信号的参数测量, 还能自适应地进行数字储频并重构高线性度、低杂散的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318.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面对空间电磁环境日趋复杂, 地面接收信号功率微弱等问题, 强干扰下的B2新信号, 对信号质量提出新的挑战及更高的要求。对此, 建立了B2信号及窄带干扰信号模型, 仿真分析窄带干扰信号在不同中频、带宽、干信比条件下对信号功率谱偏差、相关损耗、S曲线过零点偏差的影响, 并用实测信号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窄带干扰信号参数变化对信号质量影响较大, 干扰环境恶劣时, 信号质量明显变差, 导致伪距测量误差较大, 影响用户定位精度。研究成果可为干扰监测评估及信号质量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