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3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21篇
系统科学   82篇
丛书文集   233篇
教育与普及   1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8篇
现状及发展   84篇
综合类   8200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565篇
  2011年   648篇
  2010年   512篇
  2009年   534篇
  2008年   667篇
  2007年   814篇
  2006年   696篇
  2005年   628篇
  2004年   506篇
  2003年   443篇
  2002年   358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maps of the moon produced in the mid-seventeenth century by Jesuit Giambattista Riccioli (1598-1671) and Johannes Hevelius (1611-1687), whose cartographic projects competed for widespread acceptance. Although Hevelius’s Selenographia (1647) was applauded for its many detailed, self-engraved pictures of the moon, his cartography and proposed nomenclature were supplanted by Riccioli’s as offered in Almagestum novum (1651), in spite of the latter’s simplistic pictures and promotion of geocentric cosmology. Exploring this paradox through pictorial analysis, three types of images common to both Selenographia and Almagestum novum are compared, employing an analytical tool developed by Svetlana Alpers in The art of describing (1983). A focus on this debate exposes the tensions evoked by new technologies of vision and competing cultures of visual epistemology in seventeenth-century astronomy. As both selenographers grappled with questions about the role of representation and what kinds of knowledge could be generated visually,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f their competing projects present implications for the course of visual astronomy, as well as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se of ‘visual technologies’ in a period of controversy.  相似文献   
22.
壮族具有一种可称为广纳性文化根系 ,表现为对异质文化的宽容、平等和吸纳和对苗瑶文化、汉族文化的宽容和吸纳 ,形成了壮族许多再生文化、杂糅文化形态 ,也使壮族文化符合生态文化的共生规律。  相似文献   
23.
浅议内部控制的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内部控制相关要素的分析,阐述了控制环境建设的重要性,针对影响控制环境的因素,指出了控制环境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4.
渔业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产业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古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教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文人士大夫借鱼来抒发隐逸情情、阐述哲学玄思和畅谈生活感受,因而士大夫与鱼结成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数学创新教育的内涵、创新素质的培养模式等问题的探讨 ,试图倡导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高和完善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2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文化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哲学方法:善于吸取总结群众的智慧与实践经验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做好人才工作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7.
西方骑士传奇与中国武侠小说是植根于不同文化土壤的两支武林奇葩,作为同时生于封建社会的两种文学,骑士传奇早已销声匿迹,而中国武侠小说至今仍然兴盛,探讨这一文学现象,对我们认识和掌握文学发展规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28.
法律传统与法制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传统并非只是反映过去的法律文化精神,其中蕴含着许多可被现代法制吸收和借鉴的合理成分。法制现代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便是如何对待法律传统,如何协调好法制转型中的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进而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变革。本文试从法律传统的概念入手,对法制现代化承继法律传统的依据及承继进程中进行选择的必要性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9.
余然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3):138-139
本文从符号、载体、建筑和网络等方面探讨了电子文件对传档案文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30.
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负面影响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具有深远的意义和沉重的“负面效应”。为此,笔者对网络文化的特点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高校教育的新对策,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