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40篇
系统科学   155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15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对舰载直升机系留计算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舰载直升机系留系统的特点,在系留计算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它运用迭代法,依据能量原理来求解舰载直升机在较大外载荷作用下的刚体位移和系留点及系留索的受力状态.用此方法得到了比较满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2.
水平井和大斜度井中双侧向测井响应的正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用三维元素法正演计算双侧向测井响应的技术要求,得出水平井和大斜度井中双侧向测井的模拟计算结果,详细分析了水平井和大斜度井中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井眼、侵入带、围岩、仪器偏心和井斜均会对双侧向测井响应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垂直管内降膜吸收过程热—质传递数值计算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垂直管内降膜氨-水吸收过程中热-质传递现象的研究,阐述了非绝热吸收过程中传热和传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建立了吸收过程热质传递的数学模型,并对垂直管内降膜氨-水吸收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其研究结果为降膜吸收器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考虑到热-质传递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4.
神经网络及神经计算的新理论,模型,方法及应用受重视,并用于解决某些诸如模式识别,组合优化,语言理解等复杂问题,得到系列可喜的理论成查与实际应用。我们业已将神经网络反传模型应用于多元校正,有机合成,模式识别,构效关系及分子设计等方面。  相似文献   
55.
异步电动机的堵转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堵转的特点,建立电动机堵转的等效电路,并提出堵转保护的方案,从而对异步电机堵转保护进行仿真研究,实现了发生堵转的快速保护,为短路堵转试验的安全进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结合开发交通事故防范的数字化公共平台,根据基于Web的交通事故模拟分析系统的技术特征,设计了基于Web的交通事故模拟分析系统的框架.基于商业软件,提出适用于模拟法的交通事故场景自动生成技术,并初步建立了包括车辆、人体在内的全三维参数化仿真模型数据库.通过实现远程交通事故模拟与分析,为交通事故的快速分析和处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57.
针对一类分解的刚性系统,提出了一类并行组合方法.该方法将系统分割与方法分割的并行化方法相结合,采用显式线性多步方法求解非刚性子系统,采用隐式线性多步方法求解刚性子系统.讨论了方法的相容阶、收敛性和数值稳定性.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求解分解的刚性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8.
为解决在计算弧形梁内力时存在的单元数量与计算精度之间的矛盾,通过数值拟合的方法,建立了均布荷载作用下平面弧形梁内力与等跨直梁内力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能够较容易地由直梁内力求出弧形梁的内力。计算简单,运算效率高,计算误差满足工程计算要求,计算结果偏于安全,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针对多个物理层传输芯片(PHY)、单ATM层的应用情况,分析了Utop ia level 2接口时序,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计并实现了轮询机制的Utop ia接口逻辑,给出了时序仿真结果。设计了一种ATM同高层协议的接口逻辑并给出了进一步减小轮询操作开销的方法。同传统单端口模式相比,节约了75%的逻辑资源和引脚。测试结果表明,4个物理层单元能以155 Mbps的速度双向并行通信,可为模块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证明了行(或列)对称矩阵的Moore-Penrose逆与母矩阵的Moore-Penrose逆的定量关系,给出了两种快速算法。据此可大大降低一类具有该结构矩阵的Moore-Penrose逆的计算量和存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