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1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377篇
系统科学   391篇
丛书文集   84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3905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21.
There is a long-standing debate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regarding how best to interpr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uroscience and psychology. It has traditionally been argued that either the two domains will evolve and change over time until they converge on a single unified account of human behaviour, or else that they will continue to work in isolation given that they identify properties and states that exist autonomously from one another (due to the multiple-realizability of psychological states).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progress in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is contingent on the fact that both of these positions are false. Contra the convergence position, I argue that the theories of psychology and the theories of neuroscience are scientifically valuable as representational tools precisely because they cannot be integrated into a single account. However, contra the autonomy position, I propose that the theories of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are deeply dependent on one another for further refinement and improvement. In this respect, there is an irreconcilable codependence between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that is necessary for both domains to improve and progress. The two domains are forever linked while simultaneously being unable to integrate.  相似文献   
122.
 为评估光电干扰目标的威胁度,选取了目标的类型、速度、高度、距离、角度和目标的航路捷径等指标,构建了干扰任务分配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对分配任务模型进行了求解,并通过实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3.
基于可替换路径对的多用户均衡交通分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用户均衡交通分配问题,依据多用户均衡条件,给出了该问题的变分不等式模型和间隙函数。利用可替换路径对的概念,设计了基于可替换路径对的多用户均衡交通分配算法。在大规模交通网络上,对比分析了提出的交通分配算法、外梯度算法、基于用户的对角化算法和基于起点的对角化算法等的性能。数值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可替换路径对的交通分配算法在求解精度、算法效率以及稳定性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24.
将自定义误差阈值的计算奇异扰动(CSP)应用于包含55种物质和290步反应的二甲醚的详细机理上,构建了包含26种物质和20步反应的简化机理.开发了一套基于该算法的计算机程序--I-CSP.程序的输入数据包括:① 详细的反应机理;② 在Chemkin中计算的结果;③ 准稳态物质的数量.然后,将简化机理在均匀的反应器(包括自燃反应器和完全搅拌器)中进行验证.结果发现,计算结果与详细机理相比符合得相当好; 但当在非均匀反应器(一维、稳态、自由扩展预混合火焰)中验证时,结果显示出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125.
实验室条件下,以含硼铁精矿为原料制备氧化球团,对含硼铁精矿气基竖炉直接还原-电炉熔分新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硼铁精矿是良好的造球原料,1 200℃下焙烧20 min后,成品球团抗压强度可达2 500 N以上,满足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工艺要求.在H2与CO体积比大于2/5且温度在850~1 000℃条件下,含硼铁精矿氧化球团还原率达到95%的时间为15~60 min,还原膨胀率不高于15%.在高温下电热熔化DRI后硼和铁可以高效分离,硼、铁收得率均可达到98%以上,富硼渣中B2O3的质量分数在21%以上,活性可达89%左右,是"一步法"生产硼酸的优良原料.含硼铁精矿气基竖炉直接还原电炉熔分新工艺可以实现硼铁高效分离和清洁利用.  相似文献   
126.
本文通过分析属性相关性的度量和属性约简,提出一种基于属性相关性度量的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EANBC。实验结果表明,与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相比,EANBC分类模型具有较高的分类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7.
参照目前的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划分方案,笔者将云南澜沧老厂矿区石炭系与滇西凤庆平掌剖面石炭系进行对比,认为老厂矿区只存在相当于平掌组下段的地层;根据在矿区原中上石炭统"C2 3"碳酸盐岩中所采到的化石面貌显示,该套碳酸盐岩应该属于早二叠世紫松期的沉积,即为下二叠统鱼塘寨组的上段,因而矿区平掌组上段的地层及上石炭统缺失.并重新厘定了老厂矿区的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128.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Mo/TiO2,Mn-Mo/TiO2和Mo-Mn/TiO2三种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拉曼光谱(LRS)、原位红外(in situ FT-IR)、扫描电镜(SEM)等技术进行相关的微观表征分析.在模拟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条件下(NH3-SCR)对催化剂的脱硝反应...  相似文献   
129.
超声波浸渍法制备MnOx/TiO2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浸渍法、传统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的MnOx/TiO2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原位红外(in situ FT-IR)、高分辨率扫描电镜(HRTEM)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技术进行表征,同时在模拟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条件下( NH3-SCR)对催化剂的低温反应...  相似文献   
130.
针对运动捕捉数据分析和应用的效率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Isomap的行为分析方法.通过计算运动数据中样本帧的距离矩阵得到样本嵌入空间的特征向量,用其近似表示嵌入空间的特征向量,然后在该空间上计算非样本帧的投影,得到非样本帧的近似流形嵌入.结果表明当样本帧的选取比例在10%时可以近似得到整个运动数据的低维流形嵌入,且处理效率比原方法提高10倍以上.应用该算法对高维运动捕捉数据进行降维,能够提高运动捕捉数据分析和应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