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36篇
丛书文集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传统基于前视模板的匹配算法中难以直接识别与跟踪建筑等目标的问题, 提出基于特征匹配的对陆导弹目标识别模型。该模型通过对末制导导引头图像预处理, 利用改进YOLOv3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和改进Deeplabv3+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算法来识别目标区和烟雾区, 采用并行法排除烟雾遮挡对目标识别的干扰, 最终判别分析规则判断模型是否识别成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快速有效精确地完成对陆地目标的识别, 兼具较好的抗烟雾干扰能力, 有利于提高对陆导弹的目标识别水平与作战效果。  相似文献   
62.
反导电子对抗仿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杰  程继红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9):1259-1262
研制了一个可以在高性能个人计算机上运行的、针对采用末制导雷达的反舰导弹的电子对抗问题的仿真系统。文中主要介绍了该仿真系统的模型框架和模型建立过程中考虑的主要因素,还介绍了该仿真系统研制过程中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Simulink/Matlab与VC++结合的问题,以及在线改变干扰样式及干扰参数的疸。  相似文献   
63.
密集阵反导系统拦截反舰导弹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宋贵宝  孔丽  李红亮  李毅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0):2128-2130
密集阵反导系统拦截反舰导弹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密集阵武器系统在水面舰艇防御中的应用,简单介绍了密集阵武器系统,并由此建立了密集阵武器系统拦截反舰导弹模型,给出了平均必须命中数和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同时验证了模型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64.
均匀设计在目标捕捉仿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对目标搜捕动态过程的描述,建立了搜捕过程的数学模型,统计计算特定参数下的搜捕概率;利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安排试验情况,得到了蒙特卡洛仿真结果,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雷达末制导总体参数与搜捕概率指标的预报公式;利用此预报公式的分析方法可以进行总体参数的初步设计,并进一步通过数学仿真进行检验,减少系统设计和射击参数装订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65.
水面舰艇编队对反舰导弹的威胁判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海战中,对空防御已经成为水面舰艇编队防御的主要内容。对来袭空中目标的有效防御是建立在及时而正确的判断基础之上的,而对空中目标的威胁判断又是对空火力有效分配和积极防御的基础。水面舰艇编队面临的空中威胁以反舰导弹为首要,本文通过为编队划分威胁判断区域,并在不同区域选取合理的指标,建立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水面舰艇编队对反舰导弹的威胁判断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6.
用附加辐射源对抗反辐射导弹的布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附加辐射源对抗反辐射导弹(anti-radiation missiles,ARM)布防方案中有关点源间距选择的问题。从空间分辨条件和ARM几何运动分析出发,推导ARM以任意攻击角斜入射时,两点源能够安全诱偏ARM的间距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假定条件下的最佳诱偏距离。计算分析ARM分辨角、攻击角和点源间距对诱偏效果的影响。指出选择点源间距时,仅按垂直入射情况选择的间距不能完全保证辐射源的安全,应该考虑ARM斜入射的情况。  相似文献   
67.
平面阵列电磁导弹辐射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面电流平面阵列产生电磁导弹的条件,并对阵列辐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辐射一方面可以实现空间能量合成,大大提高单个脉冲的能量(峰值功率),另一方面还具有良好的波束扫描特性。  相似文献   
68.
为解决新一代空空导弹飞行包线大、飞行环境复杂和气动参数变化剧烈的特点所带来的控制难题,采用μ综合方法对不确定性与扰动界的估计以及执行机构特性等,选取了不同环节的权函数,设计了算例空对空导弹纵向鲁棒驾驶仪.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性能分析,并与传统的PID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0.01~100 rad/s范围内,采用μ综合控制器的闭环系统结构奇异值几乎在所有频率范围内都小于PID控制器,前者对建模不确定性和扰动的抑制能力要大大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69.
针对反舰导弹通过可见光锁定水面目标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利用目标梯度变化以及目标边缘灰度变化均方值,通过该均方值对目标运动造成的偏差和边缘模糊的综合分析,运用极值估计对断裂的边缘进行补偿.并通过Simulink和导弹逼近仿真实验,验正了对目标边缘的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70.
导弹协同作战编队飞行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具有3个回路的导弹协同作战编队飞行控制系统,分别对3个回路进行设计分析,并重点分析导弹的四维制导控制外回路和编队控制回路。面向具有过载自动驾驶仪内回路的增广飞控系统,设计了基于总能量控制理论的高度/速度解耦控制器,能够实现导弹制导控制外回路的高度/速度解耦。基于导弹编队队形的位置偏差关系设计了导弹编队控制器,最后综合3个回路构成了导弹编队飞行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各回路以及导弹编队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控制性能,能够快速、稳定地完成导弹编队的队形调整动作,进而实现任务规划系统对导弹编队提出的作战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