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依据沉积体系、断层及其活动期次、不整合特征等分析结果,探讨了辽河东部凹陷古近系输导体系特征及其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连通砂体、断层和不整合3种输导体系。砂体的连通性与孔渗性、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关系与断层活动性、不整合类型、不整合面上下岩性配置关系是影响输导体系运移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了输导体系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认为沙一、二段和沙三段的连通砂体是油气横向运移的主要通道,牛青断层和茨东断层是沙一、二段和沙三段油气侧向运移的通道,更是沙一、二段和东营组重要的油源断层;沙一、二段与沙三段之间的不整合是茨榆坨潜山及牛居构造中油气重要的横向运移通道。同时还指出,各类输导体系之间的配置关系决定盆地的整体运移效率,茨东断层和牛青断层在整个输导体系中起重要的瓶颈作用。  相似文献   
72.
辽河坳陷边台变质岩潜山油藏裂缝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台变质岩潜山油藏为裂缝性块状高凝油油藏,其裂缝主要为新生代形成的与伸展作用有关的构造裂缝,且以中高角度张性裂缝为主,主要发育有北北东-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三组,其发育程度依次由强变弱.该区宏观裂缝的平均孔隙度为0.72%,平均渗透率为80.5×10-3~360.8×10-3μm2;微观裂缝的平均孔隙度为2.82%,平均渗透率为1.44×10-3~11.77×10-3μm2.反映了边台变质岩潜山的主要储集空间是微观裂缝系统,而对渗流起主要作用的是宏观裂缝系统.  相似文献   
73.
分析了明代女真族在辽河流域迁徙的原因,指出那时的辽河流域土地肥沃,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是一块多民族聚居的乐土,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女真人不断地迁徙于此。随着女真族的迁徙,特定地区的人文现象,包括语言、风俗习惯、服饰、饮食等内在的精神文化,都随移民的迁徙而传播,从而对迁入地的经济文化产生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4.
在高温高压强碱性蒸汽的长期作用下,辽河油田莲花油层受到了较大的损伤,导致总体产量下降。以齐40块为例,从岩石骨架场、孔喉网络场和黏土矿物三个方面分析了储集层内部微观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蒸汽的注入孔隙形态向着利于油气驱出的方向发展;与蒸汽驱前相比,距注气井40 m范围内的储集层宏观物性变好,颗粒点-线接触关系减少;喉道半径增加,孔喉连通性变好,喉道分选程度提高。随着注采井距的增加,储集层孔渗性能逐渐变差。井距达到120 m时,储集层的物性明显差于汽驱前,颗粒点-线接触大面积增加,蒸汽对孔隙连通性和喉道半径呈破坏作用。黏土矿物形态变化情况为高岭石由汽驱前的蠕虫状转变为汽驱后的零乱片状并堵塞喉道,影响了油气的运移。根据储集层蒸汽驱前后的微观变化规律,提出了调整井位井网的布置,以减小储集层伤害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75.
辽河油田开发较早,剩余油分布情况十分复杂。储层构型(导致储层内部形成渗流屏障和渗流差异)是造成大量剩余油滞留地下的重要原因。为明确辽河油田Du84块兴隆台Ⅰ段成藏规律及下一步剩余油挖潜方向,综合运用岩心、测井资料对该区进行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研究,分析其储层构型单元特征,为老油田提供剩余油挖潜依据。研究表明:①研究区发育的储层构型单元主要有辫状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间湾;②确立了研究区单一砂体的识别标志;③研究区单一砂体垂向叠置模式主要包括垂向叠置、错位叠置及孤立型叠置,单一砂体平面展布样式包括孤立条带状河道、交织条带状及连片状河道。通过对研究区储层构型精细解剖,可以为该区块的开发生产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类似区块的扇三角洲储层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6.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地层剥蚀量恢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辽河盆地新近系(N)、古近系(E)之间不整合面形成于盆地由裂陷发育阶段向坳陷发育阶段转化的过渡时期,古近系地层在沉积后遭受了长期的非均衡剥蚀.通过地质分析及实践,选用地层结构趋势外延法和声波测井曲线法计算了研究区的地层剥蚀量,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原型盆地进行了恢复.从所得的两幅形态近似的剥蚀量等值线图上的剥蚀趋势得出:横向上剥蚀量自南西向北东逐渐增大,这种差异性剥蚀是古近纪末期台安—大洼断裂右旋走滑作用在本区形成的北西向褶皱格局所引起.从盆地原始沉积厚度等值线图也可以得出,不同时期原型盆地的形态和盆地的类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导致上述结果的根本原因则是郯庐断裂右旋走滑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油气运移流向研究有助于认识含油气系统内部的油气运聚与油气分布规律。利用地震、测井和地质资料对辽河西部凹陷滩海地区含油气系统中的油气运移流向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区内现今异常压力的分布规律,并用逐层回剥的方法恢复了Es3+4和Es1+2的流体势。研究结果表明,异常高压和流体势的展布规律显示了油气主要沿着几个优势运移通道运移,笔架岭-西部斜坡带、双台子和中央低凸起等构造带是油气运聚的有利部位,其中以向中央低凸起上的运移优势最为显著。研究区主要存在断裂带、横向连通的储集体和区域不整合面3类输导层,这3种输导层往往相互配合完成对油气的输导。油气输导层与优势油气运移通道往往形成统一的油气输导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油气输导的效率。油气勘探成果证明,研究区内油气运移的主要流向与有利油气赋存单元的分布相吻合,主要含油气单元围绕海南生烃中心成环带状分布,有利于指导后期油气勘探和勘探目标的优选。  相似文献   
78.
农用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土地实行规模化利用是实施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和根本保证。通过对下辽河平原区的实地调研和资料的收集,对影响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利用的5个主要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评价,为下一步建立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利用的运作机制,实施农用地规模化利用奠定基础。图1,表5,参6。  相似文献   
79.
辽河口海冰单轴压缩蠕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4/85年冬对辽东湾辽河口海冰进行了蠕变特性研究。在相对应力σ/σⅠ> 0.44范围──快速蠕变区段,其蠕变特性可用 Maxwell型描述;在σ/σ Ⅰ≤0.44 范围──慢速蠕变区段,可用Maxwell-Kelvin模型描述。通过20根试样的实验 结果和理论计算值相比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实验还指出,在稳定蠕变期横向应变 与纵向应变有近似关系ε_W=A+Bε_L。  相似文献   
80.
辽河油田污水回注适宜性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油田石油污水回注对深层地下水资源会构成潜在的威胁。根据地面调查、物探、钻探、环境同位素和水文地球化学等多元信息 ,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 (GIS) ,开发了石油污水回注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为 6种评价因素的加权叠加模型 ,其评价结果为适宜性等级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 ,污水回注最适宜区域和一般适宜区域为下辽河平原中部凹陷区 ,而不适宜区域和最不适宜区域为凹陷带的两侧边缘地带。该评价成果为污水回注和水源保护规划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