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0篇 |
丛书文集 | 5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4篇 |
综合类 | 66篇 |
自然研究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Landsat ETM 数据,进行区域1:5万比例尺的基础土地利用调查,通过影像处理、野外调查、解译、质量控制、结果分析几个步骤,得到六盘山地区水源涵养林的现状,说明退耕还林工作对六盘山及周边地区的生态、气候等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2.
巫径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本文综述寡聚糖作为一种新型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发展历史、运用种类,对动物微生态区系的影响,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23.
随着转基因植物的大面积商业化种植,其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转基因植物对土壤中动物、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且对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环境的生态风险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生态服务功能经济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类型的分布以及气候、土壤等数据资料,结合典型地段、典型的野外样地观测调查并对比国内和国际植被生态调查观测结果和实验数据,建立简单适用的计算模型,测算不同森林植被生态服务的物质量.再运用费用支付、市场价格、机会成本、意愿支付、替代工程等方法确定其生态服务物质量的基准价,在GIS的支持下按面积加权求和, 统计汇总不同类型森林植被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测算结果表明: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生态服务总价值为4.939×108元·a-1,其中森林植被生产有机物的价值为生产有机物的价值是58.81×106元·a-1;固碳价值为108.04×106元·a-1;释放氧的价值为107.59× 106元·a-1;涵养水源总价值为9.30×106元·a-1;土壤保持总价值为15.025×106元·a-1;其余12种生态服务价值总和为195.12×106元·a-1.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服务价值高达 3.724×108元·a-1,占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生态服务总价值的75.4%;其次是常绿阔叶林,占总价值的6.29%,黄山松林占总价值的5.61%,其他森林植被类型均在3%以下. 相似文献
25.
探究广东省2009-2019年的生态系统健康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可为广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与理论参考。本文基于VOR模型耦合生态服务系统价值并采用最小二乘法优化组合赋权方法构建新的多指标评价体系,对广东省2009-2019年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广东省近11年来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处于二级亚健康及以下水平,呈现北部内陆地区优于南部沿海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2) )广东省近11年来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变化主要在二级和三级之间相互转化,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二级的区域面积占比呈现起伏状态。处于二级亚健康水平的区域面积占比在2015年、2016年和2018年高达50%以上,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最好;而2009-2011年以及2019年处于二级亚健康水平的区域面积占比不到30%,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有变差的趋势。(3)广东省在2009-2019年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处于改善的区域面积比退化的区域高4.79%,但2014-2019年间相较于2009-2014年间生态系统健康等级退化的区域面积占比上升23.05%,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在2014-2019年间出现明显恶化,呈现由二级亚健康水平向三级一般健康水平转化趋势。研究结果从时间和空间上定量分析 2009-2019 年广东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根据南北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差异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对推动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6.
27.
虚拟生态工业园是基于生态工业原理发展起来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也是在超越实体生态工业园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组织形式;本文介绍了虚拟生态工业园的特点及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并分析了当前中国国内工业布局、土地资源现状下适合国情的生态工业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8.
本文用样方方法调查了太旧沿线的植物群落,与1986年的植被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该区植被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群落结构、分布规律,将沿线植被划分为18个群系5个植被型,并就本区所处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和华北平原生态系统交界区的特殊位置及其生态学特点作了理论上的研究,为太旧沿线发展大农业、生态农业及其本区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9.
Using the Ecopath mass-balance trophodynamic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rophic levels, flows, food web structure and ecosystem maturity of the East China Sea, and identified ecologically important functional groups in the ecosystem. The model is based on fishery resource surveys of the East China Sea in 2000, studies on diet composition and global databases such as FishBase and the Sea Around Us Project Databa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rophic levels of the functional groups are between 2.86 and 4.37, with an average of 3.32. Anchocy (Engraulis japonicus), small fishes and benthic crustaceans such as shrimps and crabs are important groups in terms of the trophic structure and flow dynamics in the East China Sea. Energy flows of most groups are between specific trophic levels, except file fish (Thamnaconus spp.), pomfret (Pampus spp.) and cephalopods. Trophic transfer efficiency of levels II, III, IV and more than V are 11.8%, 21.1%, 17.4% and 22.1–22.5%, respectively. Effects of fishery – the largest ‘consumer’ of the ecosystem – are much stronger than those exerted by biological groups in the system. The model suggests that the current fishery can further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ecosystem. Evaluations of the system indices suggest that maturity of the ecosystem is low. The conclusion of this model indicates that it was the overfishing that caused the ecosystem of the East China Sea declined, which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as a critical reference for fisheries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30.
本文在初步查明邛海湿地植物种类的基础上,根据国际上最具综合性、影响最广泛的湿地定义,将邛海湖区湿地划分为3种类型和5种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