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4 毫秒
81.
测定荆芥药材不同药用部位中铅(Pb)、镉(Cd)、镍(Ni)3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比较分析荆芥不同部位的污染状况.对荆芥样品进行湿法消解,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样品中Pb、Cd、Ni含量,以质量分数2%磷酸二氢铵-1.67%硝酸镁作为基体改进剂测定Pb、Cd;以质量分数0.2%硝酸钯-2%磷酸二氢铵作为基体改进剂测定Ni.Pb、Cd、Ni的测定波长分别为283.3、228.8和232.0 nm,灯电流分别为10、6和25 mA;狭缝分别为0.7、0.7和0.2 L.Pb、Cd、Ni元素线性关系分别为Y=0.002 8X+0.002 7(r=0.998 9)、Y=0.034 8X+0.005 4(r=0.998 3)和Y=0.002 9X+0.004 3(r=0.998 4),回收率为98.2%~102.9%;荆芥梗中Pb、Cd和Ni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分别为0.55~0.95、0.05~0.11和0.1~1.22 mg/kg;荆芥穗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分别为0.58~1.73、0.03~0.14和0.18~1.42 mg/kg.重金属元素Pb、Cd、Ni检测方法可靠,随着采收时间延长,重金属元素易由荆芥梗向荆芥穗中富集,为荆芥重金属限度质量标准制定以及临床用药部位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全球变暖及人为活动加速背景下,重金属对滨海湿地氮素转化的影响,揭示湿地沉积物中镉(Cd)含量及其形态变化对沉积物反硝化(Den)和硝态氮氨化(DNRA)强度及二者相对重要性(QDNRA/Den)的影响。【方法】采集崇明东滩湿地3种覆被(芦苇、互花米草和光滩)类型下的沉积物,外源添加不同剂量的Cd,借助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观测沉积物Den和DNRA强度的变化,分析不同含量及形态Cd的影响。【结果】添加低剂量Cd(0.05~0.30 mg/kg)条件下,3种覆被类型沉积物的QDNRA/Den均明显升高(6.9%~53.4%),硝态氮的还原趋向DNRA途径。相比较而言,互花米草植被下沉积物的QDNRA/Den高出芦苇3.1~5.4倍。这表明,互花米草植被可能加速沉积物中硝态氮通过DNRA途径还原。此外,芦苇植被下沉积物Den、DNRA强度主要受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Cd的影响,但互花米草植被下主要为可氧化态Cd。【结论】滨海湿地沉积物中低剂量Cd刺激硝态氮的还原趋向DNRA途径,影响沉积物Den、DNRA强度的Cd形态因覆被类型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3.
香根草对重金属镉的积累及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香根草的水溶液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对香根草的生理和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根草富集的Cd主要被累积在根内,最高富集系数达到24.06%.溶液Cd浓度与香根草根内Cd的累积量显著正相关(r=0.987 4),与根的耐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943 6).低浓度Cd(≤1 mmol.L-1)处理使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NR)活力随时间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中、高浓度Cd(≥1.5 mmol.L-1)处理使根系活力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且浓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化学形态分析表明,在香根草体内Cd的NaCl提取态占绝对优势,在根和茎叶内的平均占52.06%和64.03%.可以认为香根草在Cd胁迫下其氮代谢、呼吸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其对Cd仍具有较强的耐性和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84.
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上油麦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镉严重污染的酸性土壤上,改良剂的施用可引起油麦菜生理生化特性产生变化。泥炭、赤泥+泥炭、石灰+赤泥处理对叶绿素a含量增加影响最显著,泥炭处理对叶绿素b含量增加影响最显著,泥炭、赤泥+泥炭、石灰+泥炭处理对叶绿素a+b含量影响最显著。石灰+赤泥+泥炭处理对油麦菜过氧化氢酶活性的降低影响最显著。石灰+赤泥处理对油麦菜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的影响最显著。除了赤泥,其他改良剂的施用均可显著提高油麦菜可溶性糖含量,其中石灰+赤泥+泥炭处理的效果最好。泥炭、石灰+赤泥、石灰+赤泥+泥炭的施用使油麦菜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赤泥的施用使油麦菜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5.
脱落酸对镉胁迫下蚕豆幼苗光合参数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外用ABA(25μmol/L)对镉胁迫下蚕豆幼苗光合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无ABA情况下,10 mg/L的镉胁迫能够使蚕豆叶片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呈上升趋势,随着浓度的增加,各参数逐渐降低.当外用ABA后,除蒸腾速率外,其余各参数的降低趋势被明显抑制.此外,外用ABA还可以减少在镉胁迫下蚕豆叶片MDA含量和膜透性的增加值,提高蚕豆叶片抗氧化酶(CAT,SOD,POD)活性.  相似文献   
86.
镉铅对泥鳅组织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镉(Cd^2+)、铅(Pb^2+)以及两者联合(Cd^2++Pb^2+)作用对泥鳅肝胰脏、肾脏及鳃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2+或Pb^2+暴露量的增加,肝胰脏、鳃GPT和GOT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而肾脏转氨酶活性则随Cd^2+质量浓度的升高而明显下降(P〈0.05或P〈0.01),随Pb^2+质量浓度的升高而极显著升高(P〈0.01).Cd^2++Pb^2+各质量浓度处理均引起组织GPT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而GOT被低质量浓度Cd^2++Pb^2+诱导,暴露量增加时又被明显抑制(P〈0.01).Cd^2+对泥鳅组织转氨酶活性毒性作用大于Pb^2+,Cd^2++Pb^2+联合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低质量浓度处理条件下,肝胰脏和鳃GOT及GPT活性受抑制明显;高质量浓度处理条件下,3种组织的转氨酶活性受抑制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87.
以典型地膜残留区——河南省开封县郭庄西瓜种植区的土壤和农产品中重金属残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重金属分布和污染状况分析,并对食用西瓜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Cd的含量是国家标准值的3.25倍,处于中度污染级别,且还存在一定程度的Pb污染;由膳食途径所致的健康风险评价中,化学致癌物质Cr的年健康风险值较大,为4.39×10-3a-1,高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化学致癌重金属的个人年风险占总年风险的87.7%,且与非致癌重金属的个人年风险值相差4个数量级,这表明开封县西瓜中的重金属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8.
采用钯—柠檬酸基体改进技术消除和降低基体干扰测定镉已有报道,但对其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工作使用该技术建立了测定具有代表性的高盐植物红树林样品中镉的方法。1 实验部分 在实验中使用PE3030B原子吸收光谱仪。HGA-50型石墨炉、AS-40型自动进样器、PE产热解涂层石墨管、PR-100型打印机、PE产Cd空心阴极灯、氘灯扣背景。蜂面积测量方式,积分时间2s、进作体积20μl。测定波长为228.8nm、狭缝宽度0.7nm,方法的石墨炉升温程序为:干燥110℃、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酚,在不同表面活性剂和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与镉离子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3.5-diCl-DMPAP与镉在pH7.4~10范围内,形成1:2的红紫色配合物,试剂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7.4nm,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7.4nm,ε_(567.4)=1.15×10~5。比耳定律适用范固为0~12μg/25mL,该方法用于含镉废水中微量镉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0.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双硫腙为显色剂,用卡尔曼滤波解决光谱干扰同时测定Zn、Cd和Ph的分光光度分析法。选择了最佳测定条件,并考查了滤波方式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